为什么相声界不承认郭德纲 郭德纲与传统相声的争议

今年文代会 , 赵本山和郭德纲缺席 。
德云社就是一个公司 ,是郭家的个人独资企业 ,也类似于过去跑江湖的戏班子 , 德云社的成员,与郭德纲也是师徒关系,其组织结构就是这样的 。
年纪大的人大概都见过,旧时有一些跑江湖的戏班子 武术班子,每到一个地方 就搭起台子 ,招揽观众卖艺赚钱。台上表演的精彩不断 ,台下看得是如痴如醉,表演中免不了插科打诨,不时伴随着阵阵掌声 喝彩声 ,甚至直喊“好、好、好 ” 。解放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有各种吹拉弹唱的场子 , 构成了繁华的市井街市 。如今,时代变了,艺人们由社会的最底层一跃而为社会的上层 ,美其名曰文艺工作者 。如今 , 德云社气派的场所,如云的听众,甚至一票难求  , 海量的收入 , 就是这种变化的写照  , 但根子上还是一个“跑江湖的班子” 。
理解了 德云社的定位,德云社 所做所为就顺理成章,也就不难理解了 。
1、赚钱是第一位的 。毕竟不赚钱 就意味着没有饭吃,要养活一大班弟子,班主 还要有盈余,不卖力是不行的 ,技艺不精 也是不行的 ,所以德云社也就地盘不不断扩张 人员不断扩张,班主的身 价也就水涨船高 ,身份自然也显贵起来。
2、徒弟唯班主马首是瞻 ,甚至有人身依附关系。因为 徒弟要师从 师傅学艺  , 师傅 教得是吃饭的本事 ,弄不好还能飞黄腾达,自然也就对师傅言听计从。如果有某个叛逆的徒弟,忤逆师傅,结局自然是逐出师门 ,恩断义绝 , 老死不相往来。
3、同行是冤家。艺术是可以切磋的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但技艺却是保守的,他人即地狱 。德云社走的路线和主流相声界曲协格格不入 , 所以难免会有冲突 。
4、德云社的宗旨是弘扬传统文化,但结果是郭德纲的身价不菲,所以德云社实际走得是产业化道路 。为了票房收入,只能迎合听众的喜好 , 低俗也就不可避免,没有君子,不养艺人,观众是衣食父母,他们的喜好是不能违逆的 。
总之,德云社就是一个演艺公司,而高度商业化的艺术是难以走高走远的 。
闲的呗 。不然哪会有市场 。一个希望相声堂堂正正 , 针砭时弊,讽刺社会不正之风,上得了厅堂 。


一个认为相声就是民间艺术,应扎根于老百姓之间,继承传统,怎么乐怎么来 。走商业化路线 。


观念之争,本属正常 。但被有心人利用了 。郭变成了迫害对象,典协成了迫害人 。其他也就是要求郭少点段孒,别大厅广众之下说些不文明语言 。但这正戳中郭的命脉,他就是靠这个挣钱呢,不说这个谁听啊 。于是,郭急了 。觉得曲协迫害自己 , 大倒苦水 。老百姓一般都同情弱者,所以郭在这场纷争中是受益者 。有高人指点郭,越闹对郭越有利 。郭有什么不对?没有 。只是票有点儿贵 , 个人观点 。
【为什么相声界不承认郭德纲 郭德纲与传统相声的争议】

这场纷争的根源其实不复杂,也看出了时代的变化对郭有利 。市场监管宽松了,郭式相声也如鱼得水 。竞争是好事儿,但别踩一个,捧一个 , 那是小人行径,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