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1012年3月7日),蔡襄出生于仙游县唐安乡依仁里赤湖蕉溪(今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五星自然村荣林坑),寻随父亲蔡琇迁居仙游县唐安乡连江里牛歇亭山(今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蔡坑自然村) 。蔡襄的母亲卢氏,是惠安名士卢仁之女 。
![蔡襄的少年经历](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6/22340C917-0.jpg)
文章插图
蔡襄童年时受到外祖父卢仁的严格教育 。他十五岁参加乡试,十八岁游京师,入国子监深造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参加开封乡试 , 获第一名 。天圣九年(1031年) , 蔡襄登进士第十名 。次年,授漳州军事判官,在职四年 。后历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等职 。
枫亭四大女杰之一、蔡襄之母——教子有方的贤母卢太君是圭峰人,她心地善良,宽厚仁慈 , 以良好德行风范教儿成才 。蔡襄为官,高风亮节,忠国惠民,忠言震于庙堂,政入民心,成为宋代名臣 。
《仙游县志》载:“襄为讲读时 , 仁宗遇之甚厚 , 赏曰‘有子如此,其母之贤可知,赐寇帔以宠之,万安桥之建,皆其母之愿 , 而襄有以成之 。襄守泉时,母年九十,邦人异之封长安郡太君’ 。”
卢太君的娘家位于峰尾镇诚平村卢厝的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也叫卢琦故居,乃卢琦登科后,为缅怀祖先、荣耀门庭所建 。厝址背依圭峰塔,面对大小乳山(又名观音山),南濒大圭澳 , 北临五里沙滩,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至今六百余年 。
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昆仑山南麓虎岩山上的虎岩禅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 。寺内有历朝人士书题的多处石刻,文化气息浓郁 。
相传蔡襄年少时曾和舅舅卢锡一道在寺内山洞中苦读经书,后来还留下了亲笔所书的“伏虎胜境”碑 。如今周边还有观音亭、石龟驮印、仙人脚掌印、12米高的送子观音石雕像、地藏王菩萨像等众多景点 。
虎岩山又称伏虎岩 , 山高322米,清嘉庆《惠安县志》载有伏虎岩名字的来历: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有一位名唤道养的僧人在山中隐居,他精习律乘,能够伏虎,每每早出暮归,虎伏山下等待,因而得名 。
据介绍,蔡襄是泉港峰尾卢家的外甥 , 幼年长住外祖父卢仁家 。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卢仁将儿子卢锡和外孙蔡襄送到虎岩寺读书,并经常抽空自己前来授课 。
那时,卢锡和蔡襄长年累月在虎岩寺后的“水岩洞”中刻苦攻读儒学经典,他们还在洞旁搭了竹屋作为憩所 。
【蔡襄的少年经历】那竹屋虽早已湮灭,但在岩壁上至今仍找得到当时凿石架竹时留下的岩孔 。卢锡与蔡襄年事相仿,心地纯善的舅甥二人在虎岩寺静心修身,这对他们以后的言行举止、心境胸襟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
- 蔡襄直言进谏
- 蔡襄去世时多少岁
- 小龙团是什么时候的茶
- 《大宋宫词》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 蔡襄和蔡京是什么关系
- 蔡襄与宋仁宗论胡子的故事
- 南宋的九位皇帝分别是谁
- 赵德芳是怎么死的
- 男人的第二张脸 男人的第二张脸是什么部位
- 婆婆干涉太多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