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雍正摊丁入亩政策( 三 )


3.雍正为何要废除人头税清承明制,朝廷对百姓征收田赋和丁赋(人头税),也就是对土地和人口分别征税,康熙时期的税制是以明朝万历年间的赋役州籍为依据的 。随着人口的增长,关于是否增加百姓的赋税,朝廷上有了较大的争议,最终康熙决定“永不加赋” 。

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雍正摊丁入亩政策

文章插图
其实,“永不加赋”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康熙时期,随着清朝灭掉南明,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清朝已经没有其他政权的军事威胁 。但清朝若想以满洲人的身份持续统治中原,他们必须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下足了功夫 , 才能取得汉人百姓拥护 。在政治领域 , 康熙尊重孔子、拜谒明孝陵等,取得了部分读书人的支持 。而在经济领域,康熙则公布了“永不加赋”的决定,深得民心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下诏:
海宇承平日久,户口日增,地未加广,应以现在丁册定为常额,自后所生人丁,不徵收钱粮,编审时,止将实数查明造报 。”廷议:“五十年以后,谓之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仍五岁一编审 。”(出自《清史稿·志九十六》)
也就是说,从康熙五十年以后,不管人口和土地如何增长,田赋和丁赋的数额不再增加,让百姓安居乐业 。
康熙晚年,虽然有了“永不加赋”,但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耕地面积的增长,土地和人口造成的社会矛盾十分凸显,这就造成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人口增长过快,但主要的土地都逐渐集中在官僚手中 。农民人口增加,但手中却没有土地,农民承担繁重的人头税,而因为没有土地,不能生产,所以无力负担 。导致流民增加,盗贼四起,直接威胁社会稳定 。
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雍正摊丁入亩政策

文章插图
第二,面对朝廷的赋税压力,大量的农民开始逃荒、逃税,不断有流民饿死沟壑,官僚阶级为了完成赋税任务,不断巧立名目,将这部分的丁赋转嫁到其他农民头上,造成恶性循环 。《清史论丛》评价曰:在民有苦乐不均之叹,在官有征收不力之参,官民交累 。
第三,康熙晚年,以“宽仁”治天下,地方官员为了中饱私囊,对下征收重税 , 对上却少报人口 , 吏治腐败 , 朝廷收入锐减 。
面对以上问题,雍正登基后,在康熙“永不加赋”的基础上,为了让朝廷得以正常运转,不得不千方百计实施赋税改革 。最后,雍正决定推行“摊丁入亩” 。即,免除“丁赋”,将“丁赋”加到“田赋”之中 。因为人口虽然变动很大,但土地是不变的 。而且,土地都集中在官僚手中,官僚有承担赋税的能力,而那些穷苦百姓手中没有土地,则不需要他们再承担人头税 。
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雍正摊丁入亩政策

文章插图
因为“摊丁入亩”这项改革的本质,是把农民阶级的人头税强加到地主阶级的土地上去 , 因此触犯了官僚和士大夫的利益 , 各地官员均不愿意执行此项改革 。雍正利用严酷手段 , 迫使各地执行 。到了乾隆登基时期 , 中原各地基本已经实现摊丁入亩 。彻底废除了2000余年的人头税制度 。
4.摊丁入亩的结果摊丁入亩是中国赋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 使田多者、有能力者承担朝廷主要税赋,使朝廷的收入增多 。另外,不再收人头税,也就取消了人口的编审,底层劳动人民不再受人头税的束缚,相当于变相地鼓励生育,人口迅速增长 。笔者针对雍正元年和乾隆元年 , 这13年内清朝国库存银和人口,做出下列图表,可进行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