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之于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例子( 三 )



8、“讽刺送礼行贿说”:许多学者认为《诗经》中的《木瓜》并非是简单的赠答之诗,而是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苞苴之事盛行的现实 。“苞苴”本意为包裹 , 指用芦或茅编织成的包裹鱼肉瓜果等物品的用具,也指馈赠的礼物,后来引申为送礼结好乃至贿赂的代称 。《庄子·列御寇》篇谓“小夫之知 , 不离苞苴竿牍”,说普通人往往喜欢带着礼物和书信去探访他人 。《荀子·大略》篇载:汤旱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谒盛与?何以不雨至斯之极也!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此时送礼之事已经成了不良的行为 。《论衡·异虚》篇载:“汤遭七年旱,以身祷於桑林 , 自责以六过” 。在这里送礼已经是六种恶劣品行之一 。综上所述 , 先秦时期苞苴之事已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之一,《木瓜》又有讽刺送礼行贿的意义 。

9、“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来源于《毛诗正义》,孔子曰:“吾于木瓜 , 见苞苴之礼行 。”因为周代是十分重视礼制的,即便是日常人际交往也不可忽视,当然这也是维护和发展个各种人际关系的方式 。从字面上看,诗中的确有礼尚往来的意思 , 而诗中的木瓜,木桃 , 木李,琼瑶,琼琚 , 琼玖也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 , 并不指实物 。陈子展也说过“言一投一报,薄施厚报之诗 。徒有概念,羌无故实” 。

10、《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