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为什么以美髯为美

相信大家如果看过《三国演义》或者说是关于三国时期的电视电影,大家应该都能发现,里面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留有胡须的 , 也就是“美髯”,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男的,留有美髯就是一个非常好看的,比如说关羽!那么在三国时期为什么他们都是以“美髯”为美呢?他们当时的审美标准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时期为什么以美髯为美

文章插图
1、三国时期为什么以美髯为美
在古代,一个男人如果须髯长得好,比额头、眉毛、眼睛、鼻子、嘴巴都重要 。那么在形容该男子相貌时 , 一句“美须髯”就全概括了,其它项都不提了 。比如关羽,在《三国志》中就一句“羽,美须髯”,不像演义中那么多话 。因为关羽的须髯太漂亮了,以至于诸葛亮给关羽写信时不称其名,只称“髯” 。还有汉高祖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东吴大将太史慈,“长七尺七寸 , 美须髯,猿臂善射 。”
吴主孙权,“紫髯将军,长上短下 。”(孙权是上身长,下身短 。)曹操的谋士程昱,“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司马懿的孙子东安王司马繇,“美须髯,性刚毅 。”隋朝陈国公段达,“身长八尺,美须髯 。”唐玄宗时期的郭元振,因诛太平公主有功,封代国公,“身长七尺,美须髯 。”睢阳张巡,“长七尺,须髯每怒尽张 。”宋代道士张虚白,“身长六尺,美须髯 。”郭永,“身长七尺,须髯若神 。”元朝耶律楚材,“身长八尺,美髯宏声 。”明成祖朱棣,“貌奇伟,美髭髯 。” 刘伯温,“虬髯,貌修伟 。”龙虎山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八仙之一的汉钟离,真是太多了,举不胜举 。都是很简洁的描述,但突显出须髯的重要 。
现代医学说,须髯长什么样是遗传 , 基因决定的,应该是有道理的 。可是看明代皇帝画像,从朱棣到明孝宗都算是“美须髯”,从明武宗正德皇帝开始到崇祯,风格全变了,也许是基因变异,也许是明朝皇帝的身体素质一代不如一代 。《黄帝内经》说:气血盛则通髯美长 , 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须 。从须髯竟也能看出王朝的兴衰 。清代也如此 。
须髯作为男性象征之一 , 在古代很受重视,在今天则是剃须刀的大市场 。我自己就是络腮大胡须,可惜老婆不让留 , 三天刮一次,缺少了阳刚之气 。无奈啊 。
三国时期为什么以美髯为美

文章插图
2、三国时期的审美标准是什么
1.在固有观念的影响下,胡子成身体重要一部分,不可随意割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汉族人的传统意识里面,发肤是值得被保护的,要像捍卫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他们,否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而且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
古人对待父母的情感非常不一般,孝道要求人们和父母相处的所有细节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礼仪 。对于头发的保护,男女是一样的 , 从小就要有这样的意识,一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都不能伤害它的一丝一毫 。
如果一个人到了落发的地步,那必定是遭遇了非常大的人生打击,大多数人走不到这一步田地 。和女性不一样的是 , 男性还需要注重的是自己的胡须,这样的观念贯穿到很多时代 。对于三国的人们来说,这种思想不仅是传统意识遗留下来的影响 , 而且有重要的审美成分 。
在重视男性力量的时代,权力代表着一切,而男性是这些精神和物质产生的基础 , 所以对男性的所有一切都格外关注 。这样的观念在明代也非常盛行,一些名臣们不仅有着良好的作风,而且在自己的胡子上格外用功 。比如张居正 , 当时的人们不仅被他的才华和能力所吸引,而且被他的飘逸的胡须所折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