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 。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 。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 , 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 。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理财经商能力高超 。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子贡的故事吧!
文章插图
子贡尊师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 。万仞宫墙典故,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 。子贡尊师的故事,也很感人 。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 , 抬高子贡 。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 , 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 。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 。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
子贡问道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 。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 , 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 。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像伊尹、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像墨翟、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忌呢?
子贡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这个人 , 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 。”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 , 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道:“也不行啊 。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都憎恶他 。”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一定相反,小人憎恶君子也就像君子憎恶小人一样 。要想探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取反映 。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而听取小人的话 , 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 。
子贡赎人
一切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道德,都是伪道德 。真正的道德就像空气那么重要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 , 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曰:“赐失之矣 。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 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
翻译:鲁国有一条法律 , 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 , 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 。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 。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 。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
“子贡赎人”自损财物做了一件好事 , 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孔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其实鲁国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 , 那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 。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
如果鲁国君主为子贡之举树为典范 , 大肆通报、嘉奖、宣传乃至全国推广,会有什么后果?一、社会表面的道德标准提高了,人人都表态向子贡学习;二、道德水准的实际状况其实滑坡了,因为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取国家的赎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几个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呢?
- 杨忠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打虎猛人徒手拔虎舌,杨忠还是千古帝王隋文帝杨坚的父亲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 孔子为什么要见南子
- 《登徒子好色赋》的翻译
- 登徒子的典故由来
- 登徒子真的好色吗
- 孔子出生之谜
- 孔子学院的背景宗旨及意义
-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为什么说孔子姓孔子氏
- 西游记唐僧收孙悟空为徒 悟空名字的佛教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