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谥号是古代大臣的终极追求?( 二 )


为何说谥号是古代大臣的终极追求?

文章插图
不过 , 文臣武将,都是替朝廷干事情的,对于,也有一类通用的谥号,通用的谥号当中,最高级别的就是忠武 。
一般情况下,通用谥号当中的最高等级,要比单纯的文武官的谥号等级要高一些,你可以理解为学贯中西 。例如岳飞的称号,就是忠武,虽然大家一般都喊他岳武穆 。
不过,文正这个称号的稀有程度,甚至超过了通用谥号,在明朝,仅有三个人的谥号是文正,再加上一个南明时期给的文正称号,这个称号给了方孝孺 。
但是他老人家被灭了十族,即便真的有文正这个称号,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
到了清朝,第一个问题正是乾隆时期的一位大臣,后面有好几位都是皇帝的老师,皇帝大概是顾忌师生情谊,于是乎很多帝王的老师最后都拿了文正的称号,其中一个据说还为咸丰帝的即位出了非常大的力 。
官员对谥号的追求
总之,在古代 , 你首先得是进士出身,其次你的官做得非常大,然后你得非常小心,努力做好事,然后你还得保证自己在政治斗争当中不会站错队 ,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才能得到一个好的谥号 。至于能得到多好的谥号,那对不起,完全看运气 。
有些稀有的谥号,更是整个朝代获得的人只有个位数,那就是正宗的可遇而不可求了 。比如说,曾国藩拿到文正的谥号以后 , 那些和他同时代的人就彻底无缘文正这个称号了 。
而左宗棠因为在考试方面不行,没有拿到进士出身,所以他的谥号不仅排名非常靠后,而且还是皇帝特别赐予的 。按照一般的流程,他连谥号都不会有 。
而另外一位大臣张之洞则是临了临了,人生的最后一道折子得罪了权贵,最后也是随便就搞了一个谥号,让张之洞的后人气了半死 。救李鸿章稍微好了一点 , 拿了个文忠的谥号 。
所以说,古代官员对谥号的追求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尤其是某些高级谥号 , 那更是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 。
不过,有的时候,也会有恶谥的发生 , 对于那些谥号不好的人来说,他们可以算得上是遗臭万年了 。但是,遗臭万年也是要有一点分量的 。总之,只要是和谥号扯上关系,那证明你最起码都是高级官员了 。
其实 , 不光是大臣,有的时候,皇帝也是这样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庙号,能有多疯狂,大概也是我们料想不到的 。
为何说谥号是古代大臣的终极追求?

文章插图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 。这是所有大臣的想法 。而皇帝,也是在意千秋之后的史书平说的 。
古代人为了让谥号这个东西变得更加公允,还专门弄了一个系统的东西,比如,什么样的人可以背称作文,什么样子的人可以被称为武 。
也就是说,谥号都要按照基本法来 , 否则就不行,即便如此 , 在皇帝给大臣定谥号的时候,也经常会有一批人在那里吵架 , 给这个人的谥号定高了呀,给那个人的谥号定低了 , 等等等等,没到这个时候 , 礼部的人都是一个头两个大 。
【为何说谥号是古代大臣的终极追求?】谥号,也算是古代帝王鼓励大臣要好好做事的一个手段 , 看看,干得好就可以青史留名啊 , 还不赶紧加油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