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是什么人?婚嫁之事又为何叫周公之礼?

“周公”这个名头想必很多人都曾听说过,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仁圣之本 , 在乎制度而已 。

周公是什么人?婚嫁之事又为何叫周公之礼?

文章插图
自古以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小到一个组织,大到一个民族、国家,制度和规矩都显得尤为重要 。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制度约束,那么这个体系或组织最终会进入混乱的状态而土崩瓦解,相反,如果在这个组织当中,我们每个人都能循规蹈矩,按规矩办事,那么,就会有更加和谐的社会局面出现 。
在奴隶制社会,周公就非常提倡制度育人 , 像他提出的男女婚嫁之事,就要求社会上的男男女女,不论是皇亲国戚还是贩夫走卒 , 都要遵循一套婚嫁制度的约束 。
基于此,时至今日,当我们夫妻同房时,还经常被人称为“周公之礼” 。的确 , 这项制度与周公有关 。不过 , 我们却曲解了“周公之礼”!那么,这期间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过往呢?
都知道周公是古代人,为何到今天 , 我们依然会提起他?例如,我们准备睡觉时,会说“去会周公” , 当我们夜里睡觉做了很多梦时,也会去寻求“周公解梦”……那么,周公究竟是谁 , 他有什么让人捉摸不透的本事?
周公是奴隶制社会西周人士,据史料记载,周公是姬姓,名旦 。又因为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孩子,根据伯仲季叔排序,所以他又被称为“叔旦” 。
古代讲究长幼有序,周公是姬发的弟弟,所以,按照祖制规定,他不可能代替哥哥接替周文王的位子 。当时他被分封到周地(今山东),“周公”因此得名 。
仅凭这些家世背景,周公还不足以“穿越”至今,人们经常将他挂在嘴边,让大家记忆犹新的还是他的历史功绩 。
周公是能力非常强的人物,他是西周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而且是儒学的发轫和先驱 。
【周公是什么人?婚嫁之事又为何叫周公之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在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儒家思想成型之前,他曾经去老聃和周公的座下听课,正是因为受了周公的启发 , 孔丘才能够成功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儒学体系,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 。可以不夸张地说 , 周公姬旦就是孔子的儒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
周公是什么人?婚嫁之事又为何叫周公之礼?

文章插图
在文王打天下的时候 , 周公的政治格局就早已显现 。
周公为人正直,对老百姓非常体恤 , 他经常告诉自己的父王要时时刻刻以百姓为首,要维护道德,不能够随意杀戮臣民,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一个江山永固的王朝 。
周公的仁德为世人所称颂,虽然那个时候的大环境是奴隶制社会 , 不过他依然主张实行仁政,要以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首要的执政初衷 。在将商纣帝国夺过来之后,面对百业待兴的局面,他受父王和哥哥之命开始整理国家的各项制度 。
在此基础上,周公还推行了一套礼乐制度 。这套制度体系还体现在男女通婚这件事情上,一直传承到现在 。
由于当时文明程度并不开化 , 所以周公就想通过这套制度体系的建立,来规范人们在平日里的公序良俗,尤其在男女通婚之事上 , 也要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制约,来促进社会婚嫁习俗的良性发展 。
周公将通婚之事分成7个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 。男女异性之间要成为真正的夫妻,同榻而眠,必须要完成着七个步骤 , 否则都是制度层面不允许的 。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被定性为“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