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临死前任命顾命八大臣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咸丰顾命八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 , 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咸丰帝临死前任命的“顾命八大臣”,最后结局各是怎样的?
辛酉政变是晚清政局的转折点,也是慈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的“首秀”,但在两宫皇太后和奕夺权成功的背后,人们往往忽视了咸丰皇帝临死前任命的“顾命八大臣”的结局 。

咸丰皇帝临死前任命顾命八大臣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上图_ 咸丰皇帝,1860年10月13日《伦敦新闻画报》
阵容强大的“赞襄政务王、大臣”天团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下这八位大臣 。所谓顾命八大臣只是习惯上的说法,按照咸丰皇帝在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朱笔书写的遗命来看 , 他们应当被称作“赞襄政务王、大臣”,其中包括:
爱新觉罗·载垣:和硕怡亲王 , 时任宗人府宗令、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务 。
爱新觉罗·端华:和硕郑亲王,时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步军统领、御前大臣等职务 。
爱新觉罗·肃顺:(郑亲王之弟)协办大学士、署领侍卫内大臣、管理理藩院事等职务 。
富察·景寿:道光皇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额驸 , 时任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务 。
托和络·穆荫:时任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等职务 。
匡源:时任军机大臣、吏部侍郎等职务 。
杜翰:咸丰皇帝老师杜受田之子,时任军机大臣、工部侍郎等职务 。
焦祐瀛:时任军机处学习行走大臣、太常寺少卿等职务 。
从这八人的组成来看,其中有亲、有贵、有满、有汉、有内臣、有外官,堪称完美的班子 。与此同时咸丰皇帝还赐下了“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来让母后皇后和圣母皇后同赞襄政务王、大臣(以下称八大臣)互相制约 。看得出咸丰皇帝临死前的确下了一番苦心,希望构建一个完整的辅政班子,来巩固皇太子载淳的统治 。
可问题就在于权力这个东西,当然是分享的人越少越好 。所以两宫皇太后手握嗣皇帝(此时载淳还未举行登基大典)和两枚御赐印章 , 理所当然觉得大清的天下是自己母子当家 。顾命八大臣则认为自己身负先皇遗命,孤儿寡母深居大内即可,不必插手政务 。由此两派就开始了明争暗斗 。
咸丰皇帝临死前任命顾命八大臣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上图_ 咸丰帝临终时赐给同治帝一枚“同道堂”印章 , 慈安一枚“御赏”,同时盖有此两印的批文
进击的两宫皇太后咸丰皇帝是七月十七日病死在承德避暑山庄的 。随后治丧、将皇后尊为太后、改年号为祺祥等等事宜的办理在官方的记载中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与此同时顾命八大臣也开始巩固自身的权利,先是告知全国军政要员、督抚等衙门,凡呈递给皇帝的奏折,必须先交给赞襄政务王大臣处 , 由该处“缮写”后转呈两宫皇太后用章,变相剥夺两宫皇太后和外臣接触的权力 。
直到八月初二,由钦差大臣、督办直隶山东军务的胜保给嗣皇帝上的一封奏折,才正式拉开了两宫皇太后和顾命八大臣之间的斗争序幕 。
胜保给嗣皇帝载淳上奏折称:自己深受先皇恩典 , 且直隶和山东的乱党、贼匪已经肃清,希望能前往避暑山庄拜谒皇帝的梓宫,请求恩准 。这封奏折上报没多久,八月初七,皇帝就下谕旨同意胜保前来拜谒 , 并且“将此四百里谕令知之” 。
可就在同一天内阁又“奉上谕”申斥了胜保违反规定 , 私自向皇太后上请安折子一事,要求将胜保“交部议处” 。这样一来作为两宫皇太后夺权的急先锋,胜保自然没有机会再前往避暑山庄,也就没有机会接触到两宫皇太后和嗣皇帝了,而僧格林沁也被顾命八大臣用同样的法子打消了拜谒大行皇帝梓宫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