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成就之一北击匈奴就是历史上的秦攻匈奴之战,嬴政派蒙恬将军作战,蒙恬的大军攻占了河南地(今内蒙古境内位于黄河干流以南的河套地区)、占据阳山(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麻池古城) 。
文章插图
战后,秦朝进行了一系列巩固措施,包括对秦、燕、赵三国原筑的长城加以增修,建立起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使之成为了中原汉民族二千年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要塞 。
修驰道筹粮饷秦始皇同时还修驰道、筹粮饷 , 在统一六国后的当年 , 秦始皇就下令在全国修筑驰道,第一条就是通往北地(郡治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和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而秦始皇当上皇帝后的第一次视察工作,就是去北地和陇西,视察防务 。随着始皇帝又设黄(今山东黄县东)、陲(今山东福山)、琅邪(今山东胶南)三大粮仓,为北事提供后勤保障 。
于是当年秦始皇东巡,特别视察了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郡、雁门、云中、上郡等地,视察工作结束后 , 秦始皇下达了发兵三十万,北打匈奴的决定 。之后,秦始皇派蒙恬驻兵上郡,防御匈奴 。
收复河南地秦帝国把此次战役的目标定为收复河南地,恢复当初赵武灵王所开辟的边界,是比较明智和务实的,匈奴的主力大部在阴山地区和贺兰山地区,南下河南地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 。
秦国作了多年战争准备,攻击非常猛烈 。蒙恬率三十万大军经陇西北上,迅速攻占了河套北部地区,同时在北地、陇西的秦军也向河套南部地区发攻 。
面对秦帝国的忽然发力,匈奴人没有什么准备,在河南地的匈奴兵又多为分散的部落,丝毫不能抵抗大秦的铁骑,纷纷溃败,秦国很快就收复了河南地 , 一直推到了北河(今乌加河) 。
北逐匈奴在争夺了河南地后,蒙恬清醒的认识到匈奴人必然不甘心失去河南地,肯定会组织反扑 , 于是他先下手为强,在第二年又向率主力渡河,杀入阴山和贺兰山高地,在高阙、阳山、北假等地寻找到匈奴主力,与其展开激战 。匈奴领袖头曼单于正集结起兵力,准备南下,不料秦军又一次杀来,措手不及,而秦军的士兵、数量、兵种上都拥有优势 。蒙恬的部队连战连捷,给予了匈奴巨大的打击 。头曼单于被迫退出了阴山和贺兰山高地,北撤七百余里 , 退到阴山以北的漠南一带游牧 。
至此 , 蒙恬对匈奴用兵,轻松取得完胜 。而此后,蒙恬的三十万大军一直驻扎北边,威慑匈奴,秦始皇随后在河南地设置了九原郡 , 置三十四县,并在公元前211年北迁三万户,开发河南地,使这里成为了富庶的新秦 , 成为了抗击匈奴的后方基地 。
修筑长城由于形势所迫 , 在同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斗争中 , 秦朝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长城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秦朝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一条从临洮(甘肃岷县)一直到辽东碣石的万里长城 。这条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内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
修建长城,是为了保护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人民的负担;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没有长城的话,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民增加很大的负担 。秦始皇修长城不是他开创的,他只是把原来秦国 , 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而史书上却把修长城造成的苦难全归罪于秦始皇,这是不符合事实的 。
- 秦攻匈奴之战的战前准备
- 南征百越的背景是什么
- 秦攻百越第一场战役经过
- 楚汉战争固陵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的?
- 楚汉战争当中的彭城之战历史背景是怎么样的?
- 楚汉战争中的彭城之战详细经过是怎么样的?
- 项羽的谋士范增为什么会死在荥阳之战里?
- 井陉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详解其战争起因
- 楚汉还定三秦之战的具体经过是什么样的?
- 历史上的巨鹿之战有多惨烈?楚军坑杀二十万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