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不孝行为的处罚

孝 , 是我国延续最久的一大特色,受到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推崇 , 也在民间有广大的影响力 。其影响程度,为其他民族所罕见!
【古代对不孝行为的处罚】孝,就是对父母尽心赡养、顺从的意思 。孔子说,孝是“为仁之本”,在诸多伦理道德中,孝道是最基本的 。正所谓 , “百善孝为先”,孝是百善之首,深深的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社会生活 。

古代对不孝行为的处罚

文章插图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就有“不孝”罪 。孔子也曾经说过:“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要君者无上 , 非圣人者无法 , 非孝者无亲 。此大乱之道也 。”对于不孝这种“大乱之道”,当然要归之于罪,管理万民”的“八刑”中,首刑即“不孝之刑” 。
在我国古代,如果这个人不孝 , 那他基本上在这个社会上是没办法立足的,任何人都不会愿意同一个不孝之人交朋友 。你连人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谁会相信你!这是第一 。
第二,你不仅在社会上不能立足,你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父母告你忤逆,那你基本上就活不成了,只要你父母同意 , 那立马处死,还会株连你的妻儿 。当然一般父母都不会这么做,除非你太混蛋了 。别说你忤逆父母,就算是你的任何长辈 , 你都不能忤逆,古代有刑法,咧兄一眼 , 杖则八十 。也就是你白你兄长一眼,只要他告你,你就得挨八十大板 。所以在古代 , 不孝是大罪,高于任何犯罪行为 。
在汉朝,不仅不孝要治大罪,就连教唆别人不孝都会被判刑 。还有,如果你告你自己的父母会被判处绞刑!而且还规定了,父母死后,当子女的不管身在何处如果回不来 , 必须身穿孝服在自己所在地办灵堂,如果被发现没有这么做,那你会被流放二千里 。如果办白事期间不穿孝服而穿平常的衣服,则会被判刑三年 。等等…
古代关于不孝的刑法非常的详细 , 可见,在我国古代对于孝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当然了这也归功于儒家思想的传播 , 才使孝道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现在,有很多人都放弃了做人的底线 , 不孝子大量出现,不仅表现在打骂父母,不赡养父母这两个方面 , 还有就是,生前不孝,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 , 以显示自己的孝顺 。这是孝顺吗?这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实力,这决不是孝道,这是借父母的牌位来显示自己的“荣耀”,这是对孝的歪曲和亵渎!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也是我们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我们应该适当的借鉴古代的刑法,来维护我们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