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字的解释

要理解“念”字的确切含义,关键是应当将其与“想”区别开来 。
通常来说,“念想 , 念想”是可以合起来讲,两者意思相近,但是“念”与“想”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区别的 。
什么区别呢?
“想”是心取相,“念”使得对所取相记忆不忘想是指心之取相,即对事物进行了概念分别 。但是在对当前事物进行分别,或者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忆取,从而构成所谓的“想”之前,还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对目标的注意 。
比如,我们想起应当吃饭,那是有“肚子饿”的身体感受 , 产生了解决“肚子饿”这一问题的一念 。而这一念是条件反射式的,就像人身上内置的一个程序被启动 。
再比如,我们到工作日都知道该在正常工作时间去上班工作 , 并不是因为我们一直想着去工作而驱动我们,而是已经有一念内化在我们的记忆库中,条件出现的时候就会驱动我们想起 。我们一般不会在双休日去工作,除非需要加班;这是因为双休日是休息时间,所以不会驱动我们上班的“念”变成“想” 。
上述两个例子说明,“念”和“想”其实都有点像计算机中的软件程序使用中的两个环节,只不过“念”是程序的启动,而“想”是程序之运行 。

念字的解释

文章插图
再以上图为例来说明,对图中的“树”取相识别可称为一“想”,若是此树与某人有特别因缘,从而形成所谓“念想”或“情结”,使得不忘则称为一“念” 。
通常来说,一“念”会驱动着各种“想”再不妨将人在一个事件中的意识过程用一则视频来做比喻,“念”就像各种功能键 , 负责播放、暂停等种种转换“意识”方向的行为,而“想”就是一帧一帧在连续播放的行为 。
【念字的解释】所以,“念”是比“想”更具功能性的,或者说“想”是由“念”所推动的 。
念字的解释

文章插图
“念”与“想”的共性是都是属于心意识的识别行为,但是“念”的意志性比“想”强烈得多,通常存续的时间较长 。某一事件 , 哪怕不被想起,没有现行,不意味着对这一事件的“念”不存在 。
“念”是具有“立志”或设定目标性质的“想”,普通的“想”只是简单的取相而已比如我们人生中的“立志”行为,也即所谓“志向”,应当是归属为“念”,而不是归属为“想” 。
比如,我们教育小孩立志 。假设一个小孩说,我想成为一个科学家,这时候存在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这个小孩只是想想而已,他取了他长大后成为一个科学家的相,或者说他仅仅白日梦式地设想了一下他将来会成为一个科学家,而对此的意愿并不真正强烈 。另一种情况是,这个小孩对成为科学家的想法有强烈的意愿,成为他内在的一个观念或行动指南,这时候我们说“成为一个科学家”成了这个小孩的一个“念”,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想” 。成为科学家的“念”如果一直存在,这一“想法”不需要时时现行,也就是说并不需要一直想,也会自动驱使这小孩付诸行动 。
念字的解释

文章插图
由此可见,“立志”行为,不仅只是一“想”,而且还是一深刻的“念”,所以“念”其实是“非常想”是“反复想” 。
从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毫无疑问,“念”和“想”都是属于知觉经验 , 然而“念”是指观念,而“想”是指印象 。想是当下的,鲜明的;“念”并不鲜明,但是存续时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