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 , 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 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浙江四先生的故事 。
元末明初浙江青田的刘基、龙泉的章溢、丽水的叶?。?还有浦江的宋濂 。他们才学超群,相互之间交谊极深 。朱元璋打下浙东后,把刘基与宋濂、章溢、叶琛一起召往身边 。四人并称"浙东四先生" 。
刘基(1311-1375年) , 字伯温,以字行 。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 。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 。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 。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
【元末明初的"浙江四先生"分别指的是谁?】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 。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 。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 。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 , 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也可以与我象比了,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
![元末明初的"浙江四先生"分别指的是谁?](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7/214Z54J2-0.png)
文章插图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 ,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浦江县(浙江金华市)人 。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 。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 。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著有《宋学士文集》 。
宋濂是"开国文臣之首" 。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 , 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 。
叶琛(1314-1362),字景渊,明初大臣,浙江丽水高溪村人 。元至正四年(1344)任歙县县丞 。十二年,升任处州路总管府判官,元将石抹宜孙在处州一带镇压农民起义,琛积极为其出谋划策 。十八年,官至行省元帅 。次年,朱元璋军攻取处州,琛随石抹宜孙避走福建建宁 。二十年,与刘基、章溢、宋濂同时被朱元璋征聘至应天府,初授营田司佥事,不久调任洪都(今江西南昌)知府 。二十二年 , 降将祝宗、康泰叛乱,琛被俘,不降 , 为叛军所杀 。明洪武元年(1368),追封南阳郡侯 。
![元末明初的"浙江四先生"分别指的是谁?](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7/214Z54A5-1.png)
文章插图
章溢(1314一1369),明初大臣 。浙江龙泉人,字三益 , 号匡山居士 。朱元璋取处州后,与刘基、宋濂、叶琛受聘重用 。官至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 。后因母丧守制,不久病死 。
从师王毅,寇犯龙泉,被他集合地方武装打败,论功累授浙东都元帅府佥事,辞不受 。把他掌握的地方武装交给儿子存道率领 , 而自己退隐匡山 。明兵攻占处州,他逃到福建 。朱元璋聘请他到南京,作用他为佥营田司事 , 管理户籍,确定赋税,百姓称便 。镇守处州 , 供应军饷甚多,百姓不觉劳困 。升任湖广按察佥事,建议分兵屯田 。洪武元年(1368)封为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 。当时朝廷大臣惟有他能持政平和 。因母死,悲伤过度,染病死 。
- 施琅一开始是谁的部下
- 施琅对台湾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 明朝胡惟庸案的真实经过是什么样的?
- 朱元璋真实的长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 明朝开国军事将领唐胜宗最后是善终的吗?
- 飞鱼祭的起源
- 施琅发现向天烛的传说
- 史可法为什么是民族英雄
- 卡耐基让人喜欢你的6个方法 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魅力的女人呢
- 红颜知己的感情是什么意思 什么才是真正的红颜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