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战时,诸葛亮为何要安排王平随行呢?

王平在群星闪耀的三国时代显得默默无闻,即使在他最有代表性的战役之一——街亭之战中也毫无存在感 。人们只记得诸葛挥泪斩马谡时的惋惜与愤恨 , 而往往不记得故事里还有王平这么一个人物出现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与马谡立了军令状,给他2万5千精兵之后,又拨了一员上将 , 这员上将正是王平 。诸葛亮安排王平随行的主要原因,是“吾素知汝平生谨慎” 。

街亭之战时,诸葛亮为何要安排王平随行呢?

文章插图
【街亭之战时,诸葛亮为何要安排王平随行呢?】和马谡这样一位饱读兵书但毫无经验的将领相比,王平可谓是完全互补型的 , 史书记载,王平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 , 便命人读《史记》、《汉书》 , 即可略知大意,往往论说而不失其大义,可见其资质并不差 。在行军作战时,王平也的确如同诸葛亮所评价的“平生谨慎”,一生中大小战役中 , 都是以防守见长,即使骁勇善战的张颌遇到他也毫无办法 。这其实与《孙子兵法》中“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的理念是暗合的,但在三国那样名将性格分明的时代,就多少显得毫无特色 , 没有值得大书特书之处了 。
街亭之战时,诸葛亮为何要安排王平随行呢?

文章插图
回到街亭之战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诸葛亮对马谡和王平的安排是不一样的 。诸葛亮在战前对马谡说 , “街亭虽?。上瞪踔兀禾冉滞び惺?,吾大军皆休矣汝 。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 。”又说,“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 。”只是强调街亭之战的难度与重要性 。或许,在诸葛亮的判断中,有这样的强调 , 应该能引起马谡的重视 。但是小心谨慎的诸葛,还是忽视了马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因为没有战争经验,所以诸葛亮的这些苦口婆心,对马谡来说可能毫无概念 , 而这正是后面一切悲剧的起因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自负的马谡,诸葛亮如果再耳提面命交代具体事项,也可能丝毫起不到积极作用,更可能适得其反 , 引起马谡的逆反与不满 。因此,对诸葛亮而言,唯有通过”军令状“的方式试图再次强调街亭之战的重要意义 。
到了向王平吩咐,就不一样了,诸葛亮对他的交代可谓细致入微,“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 。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倘若此战没有马谡,单凭诸葛亮的这些教诲 , 王平大约也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但正因为其中有了马谡这一环节,才导致败局的产生,诸葛亮虽然战略得当,安排也无微不至 , 但却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授权,在“将领负责制”的军事体制下,王平在马谡面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管辖权乃至话语权,诸葛亮的安排也因此成了空中楼阁 。除了马谡和王平,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还留了高翔和魏延作为后手 , 可见“诸葛一生唯谨慎”绝非浪得虚名,但所谓战役,就有先后主次之分,主战场倘若失利,再多的后手也只是可能减少损失的补救措施,对大局而言无济于事 。倘若后手太多,甚至可能造成资源过于分散,弊大于利了 。事实证明,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的这些后手确实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街亭的失利直接导致诸葛亮以空城直面司马懿大军,如果不是诸葛亮个人临场发挥,表演了一场“空城记”吓退敌人(姑且信以为真),说不定街亭之战就成为蜀汉覆灭的导火索了 。在马谡和王平到达街亭之后,《三国演义》不惜笔墨对两个人在安营扎寨的战略安排方面的争执详细叙述,这也是王平在整本三国演义里台词最多的一段 。王平先按照诸葛亮的安排 , 提出当道安营扎寨的战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 。”但王平却没有及时指出这是诸葛亮的意思,这也成了整个讨论中最大的败笔 。如果王平先提出这是诸葛亮的意思,马谡一定会在辩驳时先掂量一番 。但王平既然没有说,而这样安营扎寨的方式又是兵书所不推荐的,因此这一建议恰好成了马谡凸显自己饱读兵书的机会,他不失时机地指出,“当道岂是下寨之地?”而后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可就山上屯兵 。”在王平提出反对意见后,马谡又搬出兵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 “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 。”而直到这个时候,意识到自己没有办法在道理上说服这位大将军的王平,才想到搬出诸葛亮的大旗来,“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 。”但到了这个时候,两个人已经从讨论变成了立场之争 , 马谡也不太可能撤回自己的观点了,他因此搬出了更大的权威,“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并以此为依据作为讨论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