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历史变迁

东汉末年 , 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

三国的历史变迁

文章插图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 , 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 , 永汉元年(189年) , 董卓控制朝廷 , 初平三年(192年) , 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控制东汉王朝 。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 。
曹操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 , 先后消灭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降张绣、逐刘备,控制了兖州、豫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 。在官渡之战中,接受许攸的建议,曹操亲自率兵火烧袁绍的军粮,以少胜多,击败了河北强大的割据势力袁绍 。在白狼山之战中,派遣大将张辽率领先锋部队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随后又平定辽东,最终统一了北方 。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刘表病亡、荆州不稳之时,征荆州,刘琮束手投降,寄身荆州的刘备被迫退守夏口 。曹操对江东虎视眈眈 。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谋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结盟 。其后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曹操被迫退回北方,这就是奠定三国形成局面的赤壁之战 。刘备乘势占据荆州五郡 , 后分别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夺得益州和汉中,势力达到了极盛 。
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1年)击破关中马超、韩遂等部,又命夏侯渊西征,消灭了韩遂、宋建等割据势力,将凉州纳入“魏”的势力范围之内,此后曹操数次南下 , 孙权亦曾数次北上,双方均未获得大的进展 。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而曹军从汉中退至长安 。孙权又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 。刘备大将关羽趁虚而入攻打襄樊 。汉水流域因为天降暴雨而发生了“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灾害(正史中,关羽并未决堤) , 关羽趁机乘船进攻,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樊城,许昌以南纷纷响应关羽,关羽一度威震华夏,但不久 , 徐晃击退关羽 。曹操又采纳司马懿的建议,派人劝说孙权合攻关羽,孙权大将吕蒙设计偷袭荆州,杀关羽 , 至此荆州大部落入孙权之手 。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 , 史称“曹魏” 。三国正式开始 。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兴复汉室,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 。刘备为报孙权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在称帝后不久,就率数万大军东讨孙权 。222年 , 被陆逊败于夷陵,蜀汉实力大损,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 。
孙权于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 。后又迁都建业,自此三国正式鼎立 。
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东吴孙权重新联盟 , 并致力恢复国内生产 。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
正始十年(249年),曹魏发生了高平陵之变 , 司马氏控制了大权 。王凌、毌丘俭、诸葛诞等人先后三次讨伐司马氏,均以失败告终 。炎兴元年(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征蜀汉 , 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邓艾避开姜维的锋芒 , 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