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 三 )


首先需要明白北斗九星天文遗迹所处的特殊位置 。遗址的中心居址区可以简单理解为贵族居住的区域,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尤其是围墙东端的造型,非常特殊,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
瓮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通常是在城门外或内侧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 。河洛古国的中心居址区已有典型的瓮城建筑结构,可见居住者非同一般 。这里发现有4排大型房址,房址之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一个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 。摆成北斗星形状的九个陶罐就是在这所房子前面的门廊发现的 。
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北极附近——古人认为北极是天的中心,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 。麋鹿在古人眼里是一种神奇的动物 。古代有天子冬至祭天的传统,大部分鹿类在夏天脱角,只有麋鹿在冬至脱角 , 所以统治者把麋鹿脱角视为吉祥的象征 , 并把麋鹿与一年最重要的节气冬至关联 。此外,道教有“三蹻”的说法,指龙虎鹿三神兽,它们是帮助神巫上天的桥 。顾万发认为 , 麋鹿也应有鹿蹻的意思 。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5000多年前的画面:九个陶罐和麋鹿都埋在地下 , 当房子建成后,居住的主人日常活动时,就仿佛骑在麋鹿身上,向诸部落氏族表达自己才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 。专家推测,这应该是一位有地位并且谙习巫术和天文的古国首领,以这种方式设计自己的居室实际是在神化自己 。
北斗九星天文遗迹的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其中一颗如今已看不到的星,专家推测可能是景星,即超新星 。《河图》记载:“黄帝治,景星见于北斗也 。”也就是说,在北斗附近出现景星的时候是黄帝治理天下的繁盛时代 。这九个陶罐 , 有可能记录了一次超新星爆发 , 目前相关研究还在进行中,如果情况属实,将是对世界天文学史的巨大贡献 。
顾万发及其团队之所以能顺利确认北斗九星遗迹 , 离不开他主持发掘的另一处遗址——青台遗址,那里也发现有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 。青台遗址位于河南荥阳,与河洛古国属于时代近似的文化遗存 , 发现的“北斗九星”标志物大小与天体实际亮度基本一致 , 用现代天文学软件演示,位置也非常精确 。同时还存在北斗九星祭祀区,尤为重要的是还发现了圜丘形天坛遗迹,殊为难得 。
专家们认为,双槐树遗址连同青台的“北斗九星”遗迹、天坛圜丘及有关建筑,既是科学的天文遗迹,也明显具有特殊的人文含义 。这些高等级的人文与天文遗迹融合的现象,表明在聚落布局中的礼仪化思维和“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已经形成 , 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 。

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

文章插图
农桑文明史的最早代表
河洛古国还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中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 。它与青台遗址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 , 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 。
这件艺术品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是一条正在吐丝的家蚕形象 。它的做工十分精致,腹足、胸足、头部组合明晰,和现代的家蚕极为相似,同时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与蚕吐丝或即将吐丝时的造型高度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