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迄今发现的仰韶时期与养蚕及丝绸起源相关联的、比较直观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牙雕蚕的发现,对顾万发而言别具意义,因为双槐树遗址的发掘初衷就是寻找丝绸之源 。
“丝绸和玉都是中华文明的高端代表,关于玉的研究和发现很多,丝绸少有人关注 。丝绸这种高科技产物的产生,一定有相应的社会理念和人力物力财力做支撑,背后肯定有更高端的文明存在,如果找到了,所谓‘中原文明洼地’的问题就解决了 。”顾万发说,他不相信距今5000多年前中原地区没东西 , 从气候、环境、资源和传说等各方面看都没道理 。
正是在这种理念驱使下 , 加上从考古科研角度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 自2013年起,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考古发掘项目,对郑州周边相关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勘探与考古发掘工作 。
随着河南荥阳的汪沟遗址、青台遗址、郑州西南郊区的黄岗寺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等一系列仰韶文化城址被发现,一个具有早期城市群性质的大型聚落集团面貌逐渐清晰 , 形成了黄帝时期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核心地区 。
不久前 , 研究人员在汪沟遗址出土瓮棺里的头盖骨附着物和瓮底土样中 , 检测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桑蚕丝残留物,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丝织品,令学术界大为振奋 。
这些丝绸是用来包裹亡童下葬的 。事实上,郑州地区的仰韶文化聚落群发现好几处蚕丝裹着孩童放在瓮棺里 。为什么死后要裹蚕衣?因为当时的人们希望死后像蚕破茧飞天一样复活 。孩童的瓮棺也多为小口尖底瓶 , 形似蚕蛹,体现了先民对蚕神的崇拜 。
“谁都想死了以后变神仙,中华文明古老朴素的修行思想在这个时候相对成熟了,先民有了重生的精神追求,并且想办法去实现 。”顾万发推测,也许正是因为原始崇拜,先民才会去驯化野蚕 , 使用蚕丝 , 牙雕蚕说明他们已非常熟悉蚕的生长习性 。
甚至可以说,当时的丝绸技术已趋于成熟 。在汪沟遗址的出土残片中,有一块“绫罗绸缎”中的罗织物,且经过染色处理 。为防止掉色,先民对这块染色罗进行脱胶,生丝脱胶后称熟丝,这块罗也是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熟丝丝绸织品 。
其实,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全国许多地方都开始关注蚕了 。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发掘出半个蚕茧;河南省淅川县下王岗遗址,曾出土陶捏的蚕蛹;陕西宝鸡的一处遗址还发现了陶器上的彩绘蚕 。而中原地区不仅关注蚕,还关注蚕丝 。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 。中国新石器时代各地代表性文化的农业都较为发达,但在距今5300年前后,除了双槐树为首的聚落 , 全国其他地方却没有与桑蚕纺织业有关的确切发现 。”李伯谦认为,从这一角度讲,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
墓葬区透露的文明发展模式
河洛古国还发现许多被后世承袭的文化传统或社会观念,实证中华文明5000年不曾中断 。
遗址内发现3处墓葬区,共有1700多座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均呈排状分布 。墓葬为东西向,墓主人仰身直肢,头向西 。其中一个墓葬区早期主体被遗址外壕和中壕及一条围沟围成一个独立的区域 , 应是中国早期帝王陵寝兆域制度的雏形 。
- 颜真卿真迹首次考古发现具体情况
- 南阳发现5000多年前玉石器制造场
- 发现老公说谎该不该揭穿 发现老公撒谎怎么办
- 吕不韦独到的战略目光
- 在县城月薪5000怎么样 县城月入过万是什么水平
- 男人精神出轨后的想法 发现男朋友精神出轨了怎么办
- 三苏坟简介
- 5000块钱多吗 跑滴滴月入一万很轻松吗
- 沈括是怎样发现磁偏角的
- 石家庄发现17座商代后期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