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天,宫人们献上宫外正流行的一首词 。那是那个南归的辛弃疾在登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的《水龙吟》:
“楚人千里清秋 , 水随人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 献仇供恨,玉替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韫英雄泪?”
赵构又一次陷入回忆 。他隐约记得自己做皇帝的时候接见过这个辛弃疾 。当时年轻的辛弃疾从山东一路过关斩将,率领万余人归降南方 。
赵构在宝座上对这个意气风发,满口北伐的年轻人褒奖了一番,分配到地方任职 。后来他听说这个年轻人不太合群,时而为官,时而罢官,断断续续,频繁调动,也就不去关注他了 。想不到,仕途不顺的辛弃疾在文学上取得了耀眼的成就 。
如今赵构还是不喜欢辛弃疾,更不欣赏他的这首《水龙吟》 。他摆摆手让人把词给撤下去,又问起张择端的近况 。宫人回答说 , 张择端几天前刚死了 。赵构长长叹了口气,从此下令禁止再向德寿宫进献诗词书画作品 。
赵构想自闭于书画,与世无争的做法也没有成功 。五德寿宫中的太上皇越来越老,越来越少活动了 。
赵构每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德寿殿的榻上,安静地看着庭院里巨大的水车从早到晚地旋转,缓缓地将清凉的河水舀起,又放下 。水车轻轻扭动 , 河水低声鸣溅,倒影在庭院中每天固定地移走 。赵构觉得生活是如此的安宁 , 固定,与世无争 。这就是他追求半个多世纪的生活状态 。
晚年赵构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在德寿宫中酿酒品酒 。
德寿宫配置了专门的酿酒师,用当时上好的惠山大米配合上等三白泉水酿酒 。酒水装在酒桶里,泥封后印上“上品”的印记封存在宫中 。年老的赵构几乎一日都离不开德寿宫白酿的酒 。
淳熙十一年的一天,赵构和新皇帝孝宗赵奋一起品尝自制的雪浸白酒 。
赵构显然对雪浸白酒很自豪 。孝宗劝谏道:“此物不宜多吃!”
赵构说:“不妨事 , 吃了反觉凉爽!”
那一夜,80岁的赵构又是一场大醉 。每一场大醉都能让他忘记很多事情 。
太上皇赵构和新皇帝赵昚并不是亲生父子,而是关系极其疏远的远房叔侄 。赵构做了太上皇后,赵昚非常孝顺 。
【宋高宗赵构禅位后做些什么】德寿宫的物质供应充足,太上皇一有什么要求 , 赵奋就尽量满足 。每个月 , 赵昚都起码过来探望请安四次以上 。每逢节日或出游 , 赵昚都要恭请宋高宗出席或同行 。赵昚对待赵构就像亲生儿子对待父亲一样 。没有儿子的赵构在德寿宫安享了天伦之乐 。
1167年3月的一天 , 赵昚带着皇后、太子一起到德寿宫拜见赵构并赏花 。
当日德寿宫小西湖畔鲜花怒放,内侍杂役来回奔忙 。赵构子孙三代人先看抛彩球、荡秋千,再看百戏表演,然后登上御舟绕堤而行 。
赵奋安排数十条小舟,满载酒食、水果和艺人跟随在御舟后面 , 以备太上皇随时召唤 。湖上尽兴后,一行人上岸继续饮酒,欣赏歌舞 , 直到子孙三代都大醉为止 。这样的情景在德寿宫经常出现 。
老年人喜欢安静,赵构就喜欢读读“消遣文学”,尤其是那些市井杂文和笔记小说 。赵昚派专人给太上皇搜集小说,竟然间接地推动了南宋民间文学的发展 。
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日(1187年11月9日),赵构病死于临安行在的德寿宫 , 时年八十一岁,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 。
- 赵构一语道破冤杀岳飞的原因
- 宋徽宗《池塘秋晚图》赏析
- 宋徽宗借《芙蓉锦鸡图》表达政愿
- 宋孝宗赵昚的生平
- 62岁的宋孝宗竟然要称20岁的金章宗为叔父
- 揭秘宋孝宗北伐为何没能成功
- 宋孝宗成肃皇后谢氏生平
- 南宋孝宗成恭皇后生平
- 南宋成穆皇后有几个子女
- 宋光宗赵惇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