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禅位后做些什么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自称太上皇帝 。

宋高宗赵构禅位后做些什么

文章插图
在宋高宗的禅让诏书,他直门地解释退位的原因是“思欲释去重负以介寿臧” 。作为已经执政36年的赵构来说 , 皇帝之位来得特别容易,也特别出乎意料 。他没有想到为了接受这笔“飞来横财”,自己30多年来要日日忧虑,疲于万机 , 宵旰靡怠,在北方金人和朝野臣丁的注视下不敢有丝毫倦懈 。宣布解去重担后 , 赵构默默对父兄说:“父亲、哥哥,我把皇位重新交给列祖列宗了 。”
6月11日,禅让典礼一结束,太上皇赵构随即起驾前往德寿宫,没有丝毫的留恋 。赵构开始了退休生活 。
赵构在位的时候就开始大规模地营造退位之后的安乐窝 。那是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
它就是南起望仙桥直街,北至佑圣观路,西临中河,东括吉祥巷、织造马弄的“德寿宫” 。德寿宫是在原宰相秦桧的府邸基础上营造的,占地超过17万平方米 。
整座宫殿坐北朝南,布局仿照皇城,有德寿殿、后殿、灵芝殿、射厅、寝殿、食殿等十余座殿院,还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金鱼家池、巨型太湖石假山“飞来峰”等大量园林景观 。亭台楼榭的精美程度比临安皇城有过之无不及 。
对于这座美轮美奂的宫殿,任何文字描叙都是苍白的 。要体会德寿宫的美丽,我们要闭上眼睛,想象中国古代盛行的写意山水画,将自己融入那一幅幅名作之中 。那种感觉就是宋朝人置身德寿宫中的感觉 。
文人们描述这个钱塘江边西子湖畔的精美宏大工程是“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 。
即位的宋孝宗为表孝敬,将德寿宫一再扩建 。德寿宫规模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 , 成为了与皇宫并列的“北内”或“北宫” 。
在德寿宫中 , 赵构开始醉心书画,吟诗作乐 。
赵构的书法原本与父兄两人没法相比,退休后他花了大量时间来练字、揣摩字帖 。渐渐的,他的书法精湛、笔法端雅淳厚、涵泳隽秀 。
晚年,赵构自谓:“自魏以来,至六朝笔法 , 无不临摹 , 众体备于笔下 , 意简犹存取舍 。至若禊帖 , 测之益深,拟之益严,以至成诵 。”
赵构为了练习书法,需要搜罗古今名家字帖 。上有所好 , 官员文人们章纷纷进献书画作品 。
一天,宫人们献上了一幅宫外献上来的巨幅图画 。献画的人叫张择端,画的名字叫作《清明上河图》 。
赵构突然想起40多年前,他在汴梁听到过这个画家和这幅画的大名 。当时张择端将同样名字的画献给了父亲宋徽宗,得到了同样是画家的父亲的称赞 。可惜汴梁失陷的时候,藏于内府的《清明上河图》随着6000件艺术品被金兵掠获北去了 。想必现在张择端又重新绘制了一幅进献给自己 。
赵构小心地展开画作,从看到内容的那一刻起,他就被这幅宏伟的写实作品震惊了 。多么熟悉的汴梁风光啊,那河,那街 , 那城池 , 那酒肆,那清明时节的喧嚣热闹 。
赵构仿佛回到了40多年前 。那时,他还是汴梁城里的康王爷 。他的王府就在主街道边 , 他常常经过街道,高兴或不高兴地参加一个个的活动 。赵构仿佛觉得这一切都还是昨天 。
如果张择端在40年前将这幅《清明上河图》献给赵构,赵构会兴奋异常,跑过去和张择端称兄道弟 。
但是现在他不会这样了,他知道张择端献画的目的 , 又是提醒他不忘复国大业 。他厌倦了这样的提醒 。赵构狠狠心,让宫人将这幅画退回去,就说太上皇根本就不喜欢这幅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