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出生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起义规模庞大却被清军镇压

李自成,原名鸿基 , 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名起义领袖 ,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 。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一起来看看吧 。
作为明朝末年时期所有农民起义中力量最为强大的一支军队,李自成凭借着军队而立足于当时 。
在不断的努力之下,他手中的实力也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他建立了大顺政权 。不久之后,他便直接带领军队攻克北京,直接推翻了明王朝,导致崇祯皇帝自杀去世 。
这也标志着明王朝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作为这一切的带来者,李自成功不可没 。只不过在后来皇太极带领后金军队入关之时 , 他们对农民军队展开了一系列的围剿 , 而李自成指挥失利,最终在湖北通城被当地人民所误杀 。说来也是可惜,如此的一代枭雄,却因为旁人的误杀而失去信念,实属无奈 。
不管是在哪个王朝,统治内部各方面的矛盾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尖锐 , 明王朝更是如此 。
明朝末年时期 , 国家政治腐败不堪 , 官员阶级更是加大压迫剥削百姓的力度 , 使得农村无数百姓因此丧失了财产,沦为了流民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陕西地区又遇到了一次极为严重的旱灾,让百姓们根本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 。

李自成出生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起义规模庞大却被清军镇压

文章插图
李自成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家族欠债而被卖给了地主,从此之后就过着放羊童的生活 。直到他二十一岁那年 , 年轻气盛的他直接打倒了地主,逃到了银川地区,成为了政府的一个小官吏 。
那个时候全国各地都有农民起义在不断的爆发,陕北白水乡的农民王二带领着数百农民杀死了知县之后 , 彻底拉开了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序幕 。陕北巡抚在得知情况之后,害怕受到皇帝的责怪,没有过问,这也导致起义队伍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
虽然出生不好 , 但这个李自成却拥有着敏锐的目光,他也意识到了一昧的依靠明王朝不一定会有一片光明的未来 , 还不如加入反抗的队伍之中,创建自己的一片事业 。就这样,李自成便干脆杀害了当地的贪官污吏,在他舅舅高迎祥所率领的起义军中任职 。
随着形势的逐渐恶化,明朝方面也意识到了农民起义军的强大,派遣洪承畴前往陕西地区镇压 。这也让其军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干脆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议反抗明王朝之事 。值得一说的是,在此次反抗的过程中,李自成表现极为出色,他也在舅舅去世之后顺理成章地接替了舅舅的职位 , 一跃成为了农民军队的领袖 。
李自成本来就是一位颇有野心的军事家 , 在他的带领下,他手下的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这也使他拥有着更大的目标 。在他的带领之下,起义军队兵分两路对北京发起了进攻 。
李自成出生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起义规模庞大却被清军镇压

文章插图
其中一路由率先进入山西地区的大将军刘方亮所带领 , 他们从平阳出发,越过太行山,然后经过河北真定地区北上,从而达到牵制明朝南路援军部队的目的 。
而另外一支部队则由李自成亲自带领着,渡过黄河前往太原,并向各州县发布檄文 , 陈述明王朝的种种罪过 。
山西地区的农民首先就响应他的号召,陆陆续续的其他郡县也纷纷望风而逃 , 使得他的进攻路线极为顺利,很快两支军队就在京城会合 。等到第二天,李自成就发动了最后的攻击,崇祯皇帝实力不敌 , 再城破那一刻,选择了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