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的卓越之处在哪?他的为人处事让他能屹立不倒

李勣(jì) , 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
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李勣尽管排名仅第二十三位,然而,在名将辈出的初唐,他仍然是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武将 。
李勣的卓越之处在于,他总能在风云变化的时局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历经三代领导人而屹立不倒,堪称初唐最聪明的武将 。如何为人处事,李勣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样本 。

李勣的卓越之处在哪?他的为人处事让他能屹立不倒

文章插图
李勣原名徐世勣,也叫徐懋功,投唐后赐姓李,因避唐太宗之名讳,更名李勣 。他生于富贵人家,“家多童仆,积粟数千钟” 。在隋末乱世,李勣父子“乐善好施,拯济贫乏,不问亲疏” 。
在李勣十七岁那年,他忽然投奔了以翟让为首的瓦岗寨土匪集团,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营生 。至于他为何要参加土匪集团,至今仍是个迷 。或许,在隋末乱世 , 唯有加入强盗团伙 , 才能保住徐家的万贯家财吧 。
在风起云涌的隋末农民起义中 , 李勣如鱼得水,成为大名鼎鼎瓦岗寨的核心人物 。李密加入瓦岗寨后,使瓦岗寨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一个靠打家劫舍混日子的土匪团伙忽然变成了与朝廷相抗衡的农民起义军,大隋政权在他们的打击下已摇摇欲坠 。
李密被封为魏国公后,李勣也被封为东海郡公 。革命的残酷性一天天显露,在经历了隋军剿杀,内部火并之后,走投无路的李密选择了归顺大唐,李勣也走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 如何选择考验着他的智慧 。
李勣的卓越之处在哪?他的为人处事让他能屹立不倒

文章插图
此时的李勣实际上占领着瓦岗军的旧地 , 其范围“东至于海 , 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 。李密投靠大唐后,李勣实际上成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 。
李勣面临两种选择:第一,他可以收拾残兵败将,据地称王;第二,既然李密投了大唐,那我李也可以投靠大唐 。
但是这两条路李勣都放弃了,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李勣对手下说:“这片土地原本为魏公所有,我若将它献给唐王 , 有趁人之危的嫌疑 。因此我决定将这片土地的详细资料及军民户口资料汇总成册,全部交给魏公,由他定夺 。”
使者回到长安后 , 兴致勃勃的李渊本以为李勣来献土地,谁知 , 使者却是两手空空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更令李渊意外,原来李勣不愿贪天功,早将一切资料交给了李密 , 通过李密之手再转献给大唐 。
李勣的卓越之处在哪?他的为人处事让他能屹立不倒

文章插图
李渊实在没想到,在礼崩乐坏的隋末 , 竟然有如此高风亮节,不肯落井下石之人,他大为感动地说道:
【李勣的卓越之处在哪?他的为人处事让他能屹立不倒】“李世勣不背德,不邀功,真纯臣也!”
李勣的第一次选择竟是如此漂亮,他巧妙地避免了背主求荣的尴尬,同时也打造了他铮铮铁骨的大丈夫形象,他以忠于旧主的方式投了大唐 , 也为他预留了道德和政治空间 。
然而 , 事有不如意之处 , 降唐之后的李密又叛唐,最后伏诛 。这无疑是将李勣往火坑里推,要知道,李勣所有的政治资本来源于对李密的忠心 。如今李密叛唐,李勣将何去何从?
在这个紧要的关头,李勣又一次显示了他过人的智慧,他大张旗鼓的向朝廷上表,要求皇上开恩 , 准许他收葬李密 。李渊再次被感动,允许李勣披麻戴孝,为昔日的旧主操办丧事 。就这样,李勣又一次将政治包袱变成优质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