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905年),唐朝第21任(除武则天和殇帝)皇帝 。唐昭宗李晔长子,德王 。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光华三年(900年)十一月,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 , 唐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 , 称帝 。天复元年(901)年 , 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了刘季述 , 迎昭宗复位,李裕复降德王 。905年,朱温令蒋玄晖诱杀唐氏诸王,德王李裕等被诛 。
人物生平
封王立储
李裕是唐昭宗李晔的长子 , 大顺二年(891年)六月二十八日,受封德王 。
乾宁四年(897年),当时 , 唐昭宗在华州,镇国军节度使韩建害怕宗室诸亲王执掌朝廷军事大权 , 诱使城防士卒张行思、花重武相继告发通王李滋以下的诸亲王要杀掉韩建 。过了几天 , 韩建又制造谣言说:诸亲王想要劫持唐昭宗,迁移到别的藩镇 。诸亲王感到害怕,一道去韩建家主动表白;韩建将他们引进卧室,同时暗地派人向唐昭宗报告说:“此刻睦王、济王、韶王、通王、彭王、韩王、仪王、陈王等八人到我的公署,臣无法揣度他们来见臣是何事由 。臣心里衡量:按制度规矩,臣不应当与诸位亲王相见;同时又担心诸亲王在我这里时间久了,在责任上对臣很不适当 。诸亲王突然登门,意向难以预测 。”并上呈奏疏,请求将诸亲王遣返各自的住所;韩建像这样呈奏多次,唐昭宗始终没有应允 。韩建担心诸亲王设法对付他,于是派遣精兵数千人包围行宫,奏请诛杀定州护驾都将军李筠 。唐昭宗恐惧至极,下诏在大云桥将李筠斩首 。李筠统率的来自三个都的军士,接着也被遣返回原所属的各道 。殿后都的军士原也与三都军士一样环卫护驾 。这时,一并紧急命令将他们遣散 。同时诏令免除诸亲王的兵权 。韩建怕这样一来引起唐昭宗对他不满 , 于是上表奏请册封李裕为皇太子 。同年二月十四日 , 唐昭宗册封为李裕皇太子 。八月,嗣延王李戒丕由太原返回京都,唐昭宗下诏将李戒丕与通王李滋以下共八个亲王在石堤谷处死 。
![李裕:唐昭宗李晔长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28/0639322155-0.png)
文章插图
即皇帝位
光化三年(900年)九月,宰相崔胤与唐昭宗图谋尽诛宦官,宦官们都非常恐惧,因此谋划废黜唐昭宗以太子李裕监国,并引藩镇李茂贞、韩建作为后援 。
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唐昭宗醉杀宦官、侍女数人 , 到天亮时宫门不开 。神策左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等人率领禁兵一千人破门入宫,将唐昭宗囚禁起来,并派崔胤以及文武百官连名署状请太子李裕监国,崔胤等畏死不敢违,唐昭宗、积善皇后何氏即取传国玺授给刘季述 , 宦官再度将唐昭宗囚禁于少阳院,刘季述以银杖画地,历数唐昭宗罪过 。随即迎李裕入宫,十一月初七日,矫诏令李裕即皇帝位,更名李缜;以唐昭宗为太上皇 , 积善皇后为太上皇后 。
复为德王
天复元年(901),宰相崔胤联合禁军将领孙德昭打败并诛杀刘季述、王仲先,李裕与宫廷近侍躲藏在右军,众大臣奏请杀掉李裕,唐昭宗说:“太子年纪幼?。潜荒嬖羟科人?。”依旧让他返回少阳院,复为德王 。
朱全忠从凤翔将唐昭宗迎还京都,看见李裕眉目疏朗清秀,年纪渐渐成人,总是感到畏惧 , 于是对宰相崔胤说:“德王曾经窃取皇帝宝座,普天下人尽皆知 。皇上应大义灭亲,怎么能让他久留人世?这是用不孝的先例来教后代人,请明公秘密启奏皇上 。”崔胤同意这样做,但唐昭宗不予采纳 。过了一些日子 , 唐昭宗对朱全忠讲到这件事,朱全忠说:“这是国家大事,微臣哪里敢私下随意议论?这完全是崔胤诬陷我 。”不久,唐昭宗委派第九子李柷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
- 唐朝初年名相杜如晦有什么具体的功绩吗?
- 李辅国:唐朝中期权宦,唐代第一位封王拜相的宦官
- 华阳公主:唐代宗李豫第五子,韶秀可爱,深得唐代宗钟爱
- 李谅:唐德宗李适第四子,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 刘黑闼:击败多名唐将,最终被李世民击败
- 李弘为何猝然离世
- 开元通宝有什么寓意
- 唐玄宗在马嵬驿兵变后选择退位,是因为什么?
- 北魏时期为什么佛教盛行
- 唐宣宗时期的军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