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郭嘉判定失败拿牌吗 郭嘉遗计给自己吗

算无遗策、料事如神有点过分了,但郭嘉确实很优秀;至于他的死,那就纯属自己作了,怪不得别人 。

三国杀郭嘉判定失败拿牌吗 郭嘉遗计给自己吗

文章插图
公元207年对于曹操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 。在公元207年的某一天,曹操失去了他的心腹之臣——郭嘉;与此同时,遥远的彼方,刘备得到了他的肱骨之臣——诸葛亮 。
正是这样一个巧合,才有了所谓“郭嘉不死 , 卧龙不出”的可笑说法 。
当然 , 这个说法虽然不靠谱 , 但曹操失去郭靖,与刘备得到诸葛亮这两件毫无关联的事情,却都影响了天下格局 。
三国杀郭嘉判定失败拿牌吗 郭嘉遗计给自己吗

文章插图
郭嘉何许人也?【三国杀郭嘉判定失败拿牌吗 郭嘉遗计给自己吗】郭嘉,字奉孝 。东汉末年曹操帐下的“奇谋之臣” 。曹操对郭嘉十分重视,重视到专门为郭嘉发明了一个官职,叫做“军师祭酒” 。
“军师祭酒”这个官职的权力极高,即是曹操的秘书长、又是军队中“司法机关”的负责人、而且还是曹操帐下的“最高参谋长”,可谓是军事、政治一手抓 。可以毫不夸张的将,郭嘉就是当时曹操帐下的第一谋士 , 诸如荀彧、程昱之人,虽然地位颇高,但在具体的出谋划策上,首推郭嘉 。

每有大议,临敌制变 。臣策未决,嘉辄成之 。平定天下 , 谋功为高 。
曹操是一个多疑、善变的奸雄 , 很少把权力分给外姓人,但郭嘉是一个例外 。
三国杀郭嘉判定失败拿牌吗 郭嘉遗计给自己吗

文章插图
曹操为什么如此重视郭嘉呢?因为郭嘉的身上有“三奇一弊” 。
第一奇:眼奇,慧眼识人 郭嘉在辅佐曹操之前 , 在袁绍的帐下任谋臣之职 。官渡战役之前,袁绍手握几十万大军 , 手下猛将无数,占据河南、河北等中原大部分地区 , 乃是东汉末年最为强大的一路诸侯 。而曹操的手中只不过区区几万人 , 吕思勉老先生说:“曹操(实力)与袁绍相比,不足一道也 。”
在如此明显的实力对比之下 , 郭嘉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袁绍,投奔了曹操 。难道郭嘉爱好“扶贫”吗?非也!
三国杀郭嘉判定失败拿牌吗 郭嘉遗计给自己吗

文章插图
郭嘉看透了袁绍志大才疏、优柔寡断、夸夸其谈的根本品质 , 所以郭嘉断定了袁绍会失败 。
当郭嘉见到了曹操之后,立即认为曹操是一位胸怀大略的名主,遂忠心辅佐,不畏生死 。
当天下人皆认为袁绍是绩优股的时候,唯有郭靖认定袁绍是垃圾股 。
试想一下 , 如果是换作是我们,我们会放着势大力强的袁绍不辅佐,而去冒着死亡的危险辅佐曹操吗?肯定不会 。
凭借郭嘉的眼力,如果炒股票的话,就没有巴菲特什么事了…… 古话说:“大智之人 , 眼必明也” 。
三国杀郭嘉判定失败拿牌吗 郭嘉遗计给自己吗

文章插图
这便是郭嘉的“眼奇” 。
第二奇:智奇 , 十胜十败 曹操与袁绍决战前夕 。曹操帐下的一众谋士,除荀彧、贾诩之外皆劝说曹操投降,或者逃走 。
在《三国志》中,曹操面对袁绍的威胁 , 也曾思考过逃跑 。但是在曹操犹豫不决的时候 , 郭嘉站了出来 。郭靖用一褒、一贬的形式,夸曹操 , 贬袁绍 。在谈笑风生之间,陈述了曹操打袁绍的优势,同时也分析了袁绍方面的劣势 。这便是著名的“十胜十败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