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造一扇门有多少道工序?简单的门竟有如此之多的讲究( 三 )

古代造一扇门有多少道工序?简单的门竟有如此之多的讲究

文章插图
门槛
门槛是设在门框下端的横木条、石条 , 是门里门外的分界线 。门槛高一点,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阻碍风沙水患、虫、鼠等侵入的功效 。
门槛是表示宾主之礼的象征,客人跨过门槛进入厅堂,头需要低下来,看自己的脚步防止磕碰,这是对主人的尊重 。有句俗语讲“折了门槛便无内无外”,说明门槛是家庭秩序内外有别的礼制界限 。
古代踩人家门槛是对宅主不尊敬的行为,门槛后来引伸为既挡财气又挡命,所以常有人不顺利时说“遇到槛了”,也常常听到,某某人家门槛高,表示这户人家条件好 。
古代造一扇门有多少道工序?简单的门竟有如此之多的讲究

文章插图
一扣一推,饱含历史韵味的中国门 。观看石墩上抱鼓石图案,默数着门簪上的“户对”,用铺手衔环敲击出低沉的碰撞声,推开吱吱呀呀的古建筑大门 , 悠久的历史传说迎面扑来 。
宅门作为中式院落的门面 , 常给人最为直观的第一印象,无论从造型、结构,还是雕刻、装饰,都是中国传统古代建筑艺术最为集中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