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代用币有哪些,民国时期代用币由来( 二 )


民国代用币有哪些,民国时期代用币由来

文章插图
&?云南、广东省流通五仙铜币,28mm,市场价上品300元? 。
民国代用币有哪些,民国时期代用币由来

文章插图
&?湖北刻花十枚铜币,25mm,市场价上品500元? 。
民国代用币有哪些,民国时期代用币由来

文章插图
民国代用币有哪些,民国时期代用币由来

文章插图
&产地不明铅质一角、乙角、五角、一元圆孔币,24--33mm,市场价上品每枚3000元? 。
以上就是清末民国的一些地方铸造非官方代用币,明天继续给大家介绍上海地区的代用币 。
谢谢大家的支持 。
?
民国代用币有哪些,民国时期代用币由来

文章插图
焦溪代用币的来历为您解答 本报讯 “你看,这个标明了是恒裕堂的‘代一分’,这个标明了是恒裕堂的‘暂兑一分’ , 这个是顾洪记的‘代一分’ 。除了店铺名称 , 这三个上面都标着‘焦溪’字样 。”焦溪古镇申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 也牵动着市民的心 。19日 , 天宁区居民童小奇捧出自己收藏多年的圆形打戳币,把上面的字指给采访人员看 。作为临时流通币,圆形打戳币是常临币中的六大种类之一 。常临币是常州地方代用币的简称 。它由清末民初使用过的旧铜元改制而成,表面被铲或磨去一部分,形成较为光滑的区域,手工打上硬戳 , 投入市场 。较为典型的是三个戳:地点、店名和币值 。“焦溪的打戳币品种非常多,我收藏了70多种,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店铺非常多,焦溪的商业已经很发达、很繁荣 。”童小奇23岁时开始收藏常临币 。今年他39岁 。他说,一般大面额的主要在遥观等地出现,焦溪一带未发现 。焦溪打戳币的面值 , 有代一分、兑一分、暂兑一分这几种区别 。“兑一分、代一分、暂兑一分,按道理是一个意思 。但不知道当时的人是怎么理解的,很多店铺都有这三种面额的戳 。如果是同一意思,为什么很多店铺都要用这三种面额?因此 , 还有待发掘这其中的区别 。目前还没找到合理的依据解释 。”据了解,圆形打戳币大约出现在1937年-1942年 。那是抗日战争前期,当时市场上币值贬低,物价不稳 , 铜元奇缺 。为保护自身利益,抵制战乱和通货膨胀的危害,一时间,常州的各乡镇公所、商会、较大规模的商号、钱庄、酒楼、茶馆、粮行等,纷纷自制发行在乡镇、集市或行业内流通的代价币 。“与其他常临币相比 , 圆形打戳币可能是最早出现的,因为模具制作简单 。”此外,收藏界对焦溪的打戳币印象深刻,认为发行方、币值与同类币不同,是经手工改制的,这在中国制钱史上是少见的 , 对当时的市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民国代用币有哪些,民国时期代用币由来】
民国代用币有哪些,民国时期代用币由来

文章插图
民国代用币有收藏价值吗民国的代用币在现在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的,但是不能进行兑换,所以现在也只能是收藏而已 , 有的话尽可能的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