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长辈们口中的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又是哪个都

现在不熟的人之间打招呼经常会问:你哪里人啊,大部分的回答肯定是只笼统地说:某省人 , 如广东人啊、福建人 。如不想进一步了解,也就到此为止了 。若想结交还会告诉是某某县人 。

看看长辈们口中的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又是哪个都

文章插图
而在几十年前直至更早的数百年间,由于交通、物力、方言的限制,大多数国人一般是很少有跨县出乡的 , 那时人们之间的交流大都发生集市、赶圩时,人们边交易边套近乎,问对方是哪里人,回答的结果一定是:几几都人 。这个几可是个具体数字哦,1-60皆有可能 , 但几乎不过百 。即使在资讯、交通、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在相对偏僻、闭塞的地方,上了年纪的人依然会如此地一问一答 。
这不,小编前几天到蓬莱山脚下的坂面镇里买水泥,看门店的老头听我口音就问我是不是29都人,而不是说街面村人 。对此,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是一头雾水,这“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不应该是某县某乡(镇)某村人吗?
对于这个疑惑,估计上了六旬以上的人才会有所了解 。
我们有时会听老一辈提到,自己的家乡古代是属于某某乡,多少都多少图;这里面的乡、都、图,是什么意思?
这个“都”其实就是古代的行政级别或地名,相当于现在的乡镇,在元、特别是明、清时代广泛使用 。也就是说它在全国各地至少延续使用了600年以上 。
中国古代坚持“皇权不下县” , 封建社会的官僚体系以县为末端,在县以下的乡村实行“乡里”制度进行管理 。乡里制度始于春秋时期 。
在道光年间的《徽州府志》中有这样的描述:“按唐书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在城邑为坊,在四野为屯……,唐宋相沿,元易乡为都,易里为图,……”可知乡里、都图的延续变化 。唐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置“里正”一人,负责掌管户口、赋役之事 。杜甫《兵车行》云:“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水浒传》中史进的父亲史太公就是一名“里正” 。
乡里的管理者主要是有德行的长者、有名望的乡绅、有财产的地主及还乡的官僚和宗族领袖等等 。他们一方面作为国家的代理人,要帮助国家做事 , 比如催粮派款;另一方面作为乡村的代表 , 又需要维护乡民的共同利益 。
看看长辈们口中的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又是哪个都

文章插图
看看长辈们口中的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又是哪个都

文章插图
元朝统治时间较短,未来得及在全国范围内都实行“都、图”管理,明、清朝延续元朝管理,继续实行乡为“都”,里改“甲”的都甲制,县下设置“都”,都下设置“甲”,一般以序数命名,分别为一都、二都……以及X都一甲、X都二甲……,征收赋税钱粮,是都甲的主要任务 。如果是在城市里,一巷就是一坊,在坊间有街道隔开 。
看看长辈们口中的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又是哪个都

文章插图
都、甲这种行政、人口管理制度似乎是开了如今时髦的网格化服务、数字化定位的之先河 。深层次的原因也许是元朝统治者蒙古人平时牛马羊数多了,套用过来罢了 。明清发现此举管用、好用,便沿用推广开来 。
民国初期,全国各地陆续废除都甲制 , 一律改为镇乡、村 。人口满五万以上者称镇 , 不足五万者称乡 。
建国后,对行政区划重新进行了调整,短暂实施过公社(如今的乡、镇)、大队(村)的方式 。直至实行了我们现在的所熟知的省、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五级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