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大角人事”不单针对海军省内支持伦敦海军条约的条约派将领 , 也包括军令部内的温和派 。例如九一八事变期间的军令部长谷口尚真大将 , 就是因为坚守日本政府的不扩大方针,警告进一步的行动很可能发生日本无法应付的对美战争,而遭到舰队派记恨,在大角人事中被编入预备役 。
清洗行动直接导致条约派丧失一大批经验丰富且具有影响力的将领,而且因为此后海军大臣的任命基本上都要过问伏见宫的意见,更强化强硬派的影响力 。
虽然米内光政、及川古志郎、山本五十六、百武源吾、长谷川清等“避战派”将领,在1936年以后逐渐成为新领导人物,但“避战派”面对舰队派推动德义日三国轴心、对美开战等重大政策,只能扮演较为消极的阻止角色,与过去条约派将领以海军省为中心,主动领导日本海军参加国际海军体系的情况截然不同 。
舰队派获胜后迅速推动退出国际海军裁军运动,首要目标就是1935年举行的第二次伦敦海军会议 , 这是为了因应华盛顿与伦敦等两个海军条约将同时于1936年底到期 , 而召开的五国裁军会议 。屈服于伏见宫及舰队派压力的大角岑生,为了保住海军大臣的乌纱帽,在1934年7月向内阁强硬表示,绝不接受过去两次裁军会议的强迫比率限制,务必追求“均等”主义 。
在舰队派的压力下,日本内阁在1934年12月做出废弃《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通告 。
文章插图
国内海军当局的态度如此 , 极力主张“均等”的日本代表团于1936年1月退出第二次伦敦海军会议,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因为其“均等”方案绝不可能为英美两国接受 。此外,军令部为了避免自己暗地里违反伦敦海军条约建造大和级战舰以对抗美国一事曝光,在退出第二次伦敦海军会议的同时,也拒绝接受英国提出的各国军舰建造通报倡议 。
这些强硬行动完全加深英美法等国对日本的猜忌,直接后果就是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的缔约国 , 为了防备日本及意大利的扩军,没有像之前的两个裁军条约那样,设定各国的比率与总吨位上限,只针对军舰的“质”(吨位及主炮口径)设定限制;同样为了防备日本及意大利,设有“逃脱条款”,即一旦日意两国的海军拥有超越条约规定的军舰,缔约国可不再遵循条约限制 。
而稍后发生的国际政治效应就是,日本为了找寻“朋友圈”,必须逐步转向德意两国 , 在短短五年内,一步步走向德、意、日三国同盟与对美开战的道路 。
文章插图
一心坚持日美必有一战,为此必须“巩固国防”,不惜退出裁军会议的舰队派,在1936年5月得到天皇裁可的国防所需兵力中却认为,由于美国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无法带头进行海军竞赛,因此直到1945年为止 , 不受条约拘束的日本海军可以对美国维持七至八成的兵力对比,完全没有考虑到美国的国力程度,根本不是其所想象的那般衰弱 。
美国在1938年5月为了因应中日开战及德国兼并奥地利,通过增强海军力量20%的〈《938年海军法案》 。其后在1940年7月,为了因应德国在法兰西战役征服法国,又通过海军军令部长史塔克要求提高70%力量,并建立《两洋海军法案》 。
这些扩军举动让日本海军军令部此前的乐观估计,看起来盲目且可笑 , 不仅足以粉碎舰队派的对美七成期望,更能够把其远远甩开 。
事实上 , 美国开始扩军后,日本舰队派虽然也连续三次提出相应的扩军计划,但海军省在1941年开战前夕就已经无奈地发现,虽然当年度日本海军作战舰艇对美国海军的比例确实来到了七成,但随着美国海军的迅速扩张,这个比例到1945年就会大跌到仅剩四成!而当时日本陆军在亚洲大陆已经打得不可开交,大部分的物资都给了大陆战?。?海军的扩张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即便实现 , 也不可能保持“对美七成” 。日本海军将连实施成功的战略防御都是问题,还奢谈什么战胜美军 。
- 趁着夜色他在白河里舞着12个长达10米的地笼疯狂捕鱼结局大快人心歹人被抓鱼儿被放生
- 美国佛罗里达飓风,美国佛州飓风成因
- 披荆斩棘的哥哥2范世錡做了两件事让他由被动选择变抢手货
- 联合国赞成反对弃权,美国反对纳粹决议
- 让被落水者的同学紧紧抱住游向岸边,青岛中学生落水
- 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一中学爆同性恋舞蹈丑闻教导主任被开除
- 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长大后 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
- 被鸟屎砸中身上暗示什么
- 杜金蝉被满清统治者用极其残酷的手段杀死的巾帼英雄
- 杜甫为何称诗圣,杜甫为啥被尊为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