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石首走马岭遗址史前植物遗存鉴定与研究

摘要:石首走马岭遗址的发掘为史前长江中游两湖平原地区植物利用研究提供了契机 。 通过浮选 , 该遗址发现了水稻、粟以及其他野生植物的炭化遗骸 , 农作物AMS14C的测年数据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晚期至末期的考古学文化年代提供了新的数据 。 史前植物遗存研究显示 , 两湖平原地区主要为稻作农业 , 但是在平原边缘地区发现粟类遗存的环状分布带 。 两湖平原地区的史前粟类作物很可能来源于鄂西北豫西南地区 , 并通过秦巴山道、汉水谷地和随枣走廊传入两湖平原 。
一、研究背景
学术界一般认为 , 在距今一万年左右 , 稻作农业起源于长江中、下游 , 粟作农业起源于中国北方 。 在南、北方两个农业体系的发展过程中 , 南方的稻作农业对北方粟作农业地区产生了影响 。 与之相比 , 北方粟类作物在南方的传播与影响则不甚明了 。 上世纪90年代 , 有学者提出“粟”从中心地区向外传播的两个层次 , 长江流域被视为第二个层次中“有可能而未能证实”的区域 。 因此 , 粟类作物在长江流域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 成为史前粟类作物研究的关键问题 。
由于我国南方普遍分布着由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红壤 , 这种土壤呈酸性 , 且非常粘重 , 粘粒含量可达40%以上 , 含水量稍多就表现强烈的韧性和粘着性 , 稍干就结成大硬块 。 加之在南方潮湿炎热的气候环境下 , 植物有机质分解速率加快 , 在板结的粘性土壤中提取炭化植物遗存(水洗或浮选)效果不如黄土分布的中国北方 。 因此 , 长江流域考古发掘中从红壤里获取到的炭化植物遗存数量较少 。
长江中游比较科学的植物考古研究始于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的中、日联合研究 。 200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 , 丹江口库区周围的考古遗址在发掘过程中开始注意浮选土样的采集 , 比如郧县青龙泉、郧县大寺、淅川下王岗等遗址 。 此后 , 浮选逐渐成为长江中游地区考古发掘的常规工作 , 比如房县计家湾、随州庙台子、天门石家河、京山屈家岭、孝感叶家庙、大冶蟹子地、鄂州城子山、澧县孙家岗、石首走马岭等遗址 。
【|湖北石首走马岭遗址史前植物遗存鉴定与研究】其中 , 走马岭遗址位于石首走马岭村附近 , 地处长江(荆江段)南岸的冲击平原上 , 北距长江约10公里 , 位于澧阳平原东北缘 , 紧邻上津湖北部边缘 。 笔者通过对该遗址地层和遗迹包含物进行浮选 , 发现了水稻、粟以及其他植物的炭化遗骸 。 本文以走马岭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鉴定和AMS14C测年结果为基础 , 结合两湖平原和其他南方地区的植物考古发现 , 分析史前长江中游南岸地区的植物资源利用情况和粟的传播通道 。
二、走马岭遗址出土植物遗存
走马岭遗址周边地形平坦 , 河流、湖泊众多 , 水网密集 , 周围可见一些低矮丘陵 , 整体海拔约在200米以下 。 上世纪90年代 , 荆州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发掘 , 确定其性质为新石器时代的一座小型城址 , 年代大致从屈家岭下层文化 , 历经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 延续至煤山文化时期 。 2014年12月起 , 武汉大学联合石首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工作 。 2014年到2016年 , 考古队在遗址东部、西北部、北部和西南部四个区域进行了发掘 , 发掘面积达1000平方米 , 揭露出的遗迹有房址24座、灶坑7个、红烧土堆积12处、灰坑400余个、灰沟15条、瓮棺葬4座、土坑墓20座等 。
本文论及走马岭遗址出土植物遗存来自2015年度浮选样品 。 结合网格采样法和针对性采样法 , 采集361份土样 , 时代包括屈家岭、石家河、煤山文化时期(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