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九族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真诛九族,基本上只要沾上血源关系,都会被处死 。遇到这种事情,一般人的想法是逃 , 其实是逃不了的 。历史上很少有诛九族的事情发生,一般是夷其三族,或夷其族,株连九族这么残酷的刑法,是很少使用的,秦以酷法著称,非议朝政就要夷三族 , 即直系父子孙三族,也有说父子妻三族 , 大约是斩草除根的意思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就太多了,数不胜数,大多理由是造反 。比如有名的李斯、韩信、彭越等等 。
文章插图
历史上还有“灭七族”的,那就是荆轲 。荆轲刺杀秦始皇失败 , 秦始皇气急败坏,按照《秦律》,当时只有”夷三族” 。秦始皇不干,非得整出七族 。司马光写荆轲去刺杀秦始皇,就是“不顾七族” 。但并没有解释”七族”究竟包括了荆轲的哪些人 。
历史记载被灭九族的,可能就是隋朝的杨玄感了 , 史书记载其造反失败,”祸及九族” 。但是也没有具体的讲杨玄感的”九族”是哪些人,杨玄感本人被切成一块一块的放火上烤 。
另外一个是方孝孺,据野史记载朱棣想让他起草继位诏书,方孝孺不答应 , 朱棣以灭九族相威胁,结果方孝孺说哪怕灭我十族也不怕,于是朱棣以朋友为一族,灭了方孝孺十族 。但是史载方孝孺只有九岁的幼子被朋友收养,可见诛十族之说不可信,景清忠于文帝,假作投降朱棣,伺机行刺,遗憾的是不是专业刺客,动手之前被发觉了,这比不肯写诏书罪行大多了,朱棣是夷其族 。
没有夷九族,并不代表仁慈,牵涉到方孝孺案被杀的有八百多人,景清虽然名 义是只夷其族,但在其家乡进行了瓜蔓抄:象瓜的藤蔓一样,只要有关联,就要杀 。诛不诛九族只是个形式,只是看皇帝乐意杀多少人 , 牵连有多大而已 。
但不管怎样,古人在遇到破家灭门之祸时,很少逃走,原因有几点:
文章插图
1、来不及跑或者不能跑王安石实行变法,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支持,苏轼是保守派,经常在与友人诗词唱和里提到了对新法的不满,变法中出现的问题,劳骚满腹 , 被有心人利用,告到神宗处,神宗大怒,要抓捕苏轼,附马王诜得知消息,立即通知了苏轼 。
苏轼想过逃跑 , 历史上遇到这种破事,弃冠而逃多的是,但会连累其他人,最终苏轼抢在官差搜捕之前 , 把一些“大不敬”的诗词信件烧掉,最终只是被贬 , 救了自己和朋友的性命 。
从人的应激反应来讲,当然能跑就跑了,可是每一个人的”九族”都是不一样的,自己逃跑了,影响身边更多的人,得不偿失 。
【古代遇到诛九族亲戚们该怎么办 有机会逃脱吗】古代信息传播缓慢 。如果一人犯了诛九族的罪,他的亲戚好友们可能还被蒙在鼓里,即使有人在官兵抓捕前获知了消息 , 但是往往能逃脱的概率也很低 。而且一个家族基本上都是一大家子居住在一块儿,或者住得非常近,形成一种族群 。一旦重兵抓捕,会连锅端,根本来不及……
文章插图
2、无处可逃他们的族人没有地方可以去 。古代有连坐制度,收留罪犯 , 包庇罪犯等,都会受牵连被判刑,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收留罪犯 。城门有通辑令,出门也要有路引,不然连住店都困难,可以说寸步难行 。
不仅收留罪犯会被判刑,举报罪犯会有奖励,古代人口流通不畅 , 多个生面孔谁都能察觉出来,所以罪犯逃到另一个地方后 , 很可能会被别人举报而捉拿入狱 。
- 历史上镜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古代青铜镜的发展史
- 古代鸿门宴为什么都是以摔杯为信号
- 古代军粮都是什么食物
- 古代秋决制度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会选择在秋天
- 古代没有身份证如何证明身份
- 古代马车起源于什么时候
- 古代的酷刑车裂和五马分尸是一种刑罚吗
- 古代科举考试是怎么防作弊的
- 中国古代那么多银子去了哪里
- 古代龙脉之说是真的还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