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难度系数有多高 好考吗( 二 )


2.1、考生要求、待遇
相较于唐朝的科举,北宋在科举考生的年龄,身份上不做限制 。不论身份高低、贵贱,包括农工商阶层都可以参加科举 。另外,对于家贫没有路费的学生,还给与经济上的补贴,以保证贫家子弟能公平的参加科举 。同时,北宋时期通过几次兴学活动,建立了大量公立的学校,这些学校也是不设门槛,同时对贫寒子弟另有补贴 。
对考生身份的放开以及对贫寒子弟的补贴 , 使得各个社会阶层的人都可以参与科举考试,获得成为官员的机会 。这种政策真正的打开了社会的上升通道,给了底层人民通过科举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为国家吸纳了大量人才的同时,也消除了阶级固化,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保证了政权的稳定 。这种对考生身份不设限的做法体现了北宋科举制度的先进性 。
参与科举的考生无论是否考中进士,北宋政府对他们均有优待 。参与科举的考生一般有几个出路:在通过殿试中第成为进士之后 , 即成为国家的准官员 , 等待入职为官,享受国家官员的优厚待遇;如果科举未中第,根据层次不同被成为免解人 , 得举人,业进士等,这些人同样享受一定的国家特权,比如免役等,同时可以获得学校出任教员的机会 。这些人最终成为宋朝民间士绅,在基层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
北宋时期,通过对考生身份的放开,以及赋予他们的优厚待遇,使得国家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选拔人才,同时消除了阶级壁垒,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维护政权的稳定 。同时,参与科举但是未中第的学子在民间逐渐形成士绅阶层,也对北宋基层的文化繁荣与社会稳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

科举考试难度系数有多高 好考吗

文章插图
2.2、科举考试的形式、流程
北宋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制举 , 一是常举 。制举选拔的一般是国家需要的特殊人才,其考试时间,科目均不固定,通过制举考试一样可以出任官员 。制举虽然规模不大,时间也不定 , 但是因为是皇帝亲自主持,因此也吸引了一些人才的参与 。
常举是科举的主要形式,有着固定的考试流程、考试时间等 。科举考试在北宋初期经历了一些变革,首先最大的区别是原本常设的解试,省试两层考试,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层 。殿试开创于唐朝,但是不是常制,到北宋时期将殿试固定下来,成为科举考试的最终环节 。
常举在北宋开国时期是一年一次 , 后改为三年一次,并且成为科举考试定制,为后世朝代沿用 。
常举的流程:
解试:解试又称发解试,是地方组织的科举基础考试 , 参与人员众多 。只有通过了解试的考生才能继续参加下一步的省试,所以解试可以理解为科举的资格考试 。
省试:所谓的省是指的尚书省,是礼部组织的考试,考试地点一般是设在京城,针对的是通过解试的考生 。省试通过的考生称为贡士 。在北宋初期 , 省试即是科举的最后一道关卡,考过的学生即可授官 。
殿试:殿试在宋太祖时期正式称为科举考试的最终环节,为后世所继承 。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地点为皇宫中的集英殿 。殿试合格即为进士 , 有资格获得授官 。殿试的设置,拉近了即将为官员的考生与皇帝的距离,提高了皇帝对权力的掌控 。
科举考试难度系数有多高 好考吗

文章插图
3、考试内容的改革与制度完善3.1、考试内容的改革
北宋初期科举进士主要考帖经、墨义和诗赋 。通过这样考试出来的进士无法胜任行政工作,因此这种考试内容备受诟病 。范仲淹主政时期推行新政 , 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改革 。改革后的科举考试重论、策,次诗赋,罢帖经、墨义 。但是随着范仲淹的罢相,科举考试内容又全部恢复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