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三案分别是哪三案 最后的影响是什么

南明三案指的是明朝南渡之后,在新建立的弘光朝发生的三大疑案 。也就是“南渡三案” 。很多朋友都非常好奇,这三个案件到底是有什么非常特殊的地方?为什么这么有名呢?这三个疑案又分别是哪三个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南明三案分别是哪三案 最后的影响是什么

文章插图
1、南明三案分别是哪三案分别是“大悲案”、“太子案”和“童妃案”,三大疑案均发生于1645年,严重削弱弘光政权的凝聚力,为其快速灭亡埋下伏笔 。
大悲案
1644年十二月,忽然有个和尚来到南京,自称是明朝亲王,从兵乱中逃出做了和尚 。弘光帝派官员审讯他的来历 , 大悲起初信口开河说崇祯时封他为齐王 , 他没有接受,又改封吴王 。声称“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服之 , 该与他作正位” 。弘光君臣见他语无伦次 , 形迹可疑,严加刑讯,才弄清大悲是徽州人,在苏州为僧,确实是个骗子 。经过九卿科道会审后,将大悲处斩 。
假太子案
1644年十二月,鸿胪寺少卿高梦箕的奴仆穆虎从北方南下,途中遇到一位少年,结伴而行 。晚上就寝时发现少年内衣织有龙纹,惊问其身分,少年自称是皇太子 。抵南京后,高梦箕难辨真假,急忙送往苏州、杭州一带隐蔽 。可是 , 这少年经常招摇于众,露出贵倨的样子,引起人们的注意,背后窃窃私议 。高梦箕不得已密奏朝廷,弘光帝派遣内官持御札宣召 。
【南明三案分别是哪三案 最后的影响是什么】1645三月初一日,这个少年从浙江金华到了南京,被交付锦衣卫冯可宗处看管 。第二天 , 弘光帝面谕群臣道:“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子,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 。”随令侯、伯、九卿、翰林、科、道等官同往审视 。大学士王铎曾经担任东宫教官三年 , 自然熟悉太子的模样,一眼就看出是奸人王之明假冒 。
王铎会同群臣审视后的奏疏是相当可信的 。我们不应忽视,弘光立国之时许多官员曾经在崇祯朝廷上任职,见过太子朱慈烺的并不止他一个 。如曾经担任东宫讲官的刘正宗、李景廉“皆言太子眉长于目” , 他们看了伪太子之后都不认识;弘光帝“又命旧东宫伴读太监丘执中往认 。之明见执中,亦不识也 。于是群疑稍解” 。
南明三案分别是哪三案 最后的影响是什么

文章插图
童妃案
这个案件的大致情况是:早在1641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洛阳,老福王朱常洵被俘杀,世子朱由崧侥幸逃出 。经过长期颠沛流离之后,忽然时来运转被拥戴为皇帝 。
1645年 , 河南有一个姓童的妇人面见南明河南巡抚越其杰,自称是德昌王(即朱由崧)的继妃,乱离中与朱由崧失散 。越其杰和广昌伯刘良佐深信不疑,一面奏报,一面派人护送来南京 。朱由崧立即否认,宣布童氏为假冒 。三月初一日 , 童氏送抵南京 , 下诏狱由锦衣卫审讯 。童氏自述“年三十六岁 。十七岁入宫 , 册封为曹内监 。时有东宫黄氏,西宫李氏 。李生子玉哥 , 寇乱不知所在 。氏于崇祯十四年生一子,曰金哥,啮臂为记,今在宁家庄” 。朱由崧批驳道:“朕前后早夭,继妃李殉难,俱经追谥 。且朕先为郡王 , 何有东、西二宫?”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 按明朝典制,亲郡王立妃由朝廷派员行册封礼 。
2、南明三案的影响是什么“童妃案”和“太子案”的喧嚣一时,实际上是某些东林—复社党人在幕后掀风作浪 。历史上无赖之徒冒充头面人物屡见不鲜,即以南明来说,永历初也出现了假弘光帝(一个和尚)骗得许多地方官的信任 , 但都没有像弘光一朝这样闹得乌烟瘴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