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献记载 , 早在周代,古人便掌握了传统的食品腌制技术,诸如肉类、鱼类与蔬果类等 。为了满足冬季依然能够有充足的食物供给的需要,人们会在冬季来临之前制作腌制品 。
而对于依海而生的鱼贩们来说,用食盐腌制是使鱼类不变质的最好办法 , 否则在交通运输与冷冻技术极其不便的古代 , 刚打捞没多久的鱼很快便会变质,这对渔民来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
然而,腌制十斤鱼大约需要一斤盐 。这样看来,盐的价格早就超越了鱼本身的价格,渔民当真舍得花费这笔大开销吗?与此同时,当私盐贩发现直接卖盐风险太大的时候,他们有没有想过将私盐腌制鱼,然后直接贩卖咸鱼来谋利呢?
文章插图
3、严格的领盐程序
商人面前“利”当头,私盐贩怎会没想过利用咸鱼来代替食盐?而古代的渔民也不可能利用官盐来腌制咸鱼 , 否则还未等咸鱼卖出去便倾家荡产了 。朝廷为了令渔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特批渔民不用购买价格昂贵的官盐来腌制咸鱼,官府特地为其准备价格低廉的渔盐 。
为了与官盐区分开来,朝廷将纯度较低的盐用橄榄菜染成红色,再将其晒干 , 这也是为了防止有心之人仿制渔盐进行买卖 。不过,许多渔民还是在官府的政策下找到了商机,他们通常会多领渔盐进行变卖,从而赚取差价 。因此 , 在渔民领到的一千斤渔盐里,或许有一百斤都是用于走私变卖的 。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官府早就摸透了渔民与盐贩的小心思,他们也出台了相应的对策来杜绝走私渔盐的情况发生 。朝廷明文规定 , 凡是渔民出海捕鱼归来,都必须将捕捉到鱼的数量以及需要的盐用量如实汇报给官府 。官府会派专人前来核查,确认情况属实后会给渔民发放凭证 , 而渔民也可凭借凭证才领渔盐 。
通常来说,渔盐只够腌制咸鱼,极少会有剩余 。倘若剩下多余的渔盐 , 渔夫必须将其上交给朝廷 。此外,朝廷会向渔夫征收鱼税,渔夫上报鱼的数量越多,鱼税也就越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朝廷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上贩卖私盐的行为 。
文章插图
4、结语
【古代贩卖私盐是什么罪】食盐官营制度贯穿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朝廷可以以此谋利 , 增加财政收入,并抑制商人的势力 。然而,说到底,统治者实行食盐专营制度无非是为了稳定财政,巩固统治罢了 。现如今 , 盐产品的价格不再受到管辖,食盐运输也不用转运证,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食盐专卖制度终于落下帷幕 。
- 史上四件穿越到古代的文物是什么
- 古代打更有什么作用 除了报时还有什么
- 古代犯人都被流放到哪了 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
- 盐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 三星堆的象牙来自哪里 古代四川有大象吗
- 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为何还去青楼
- 历史上陶瓷和瓷器有什么区别
- 中国古代八圣是指哪八圣
- 为什么说泰安是鬼都
- 重明鸟长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