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现北宋孟氏家族墓地是怎么回事 出土耀州窑还有什么文物( 二 )


“M11墓室内发现了底部印有铭文‘段家合子记’的青白釉瓜棱瓷盒,段家是烧造瓷器的作坊名,相当于把品牌logo印在盒底 。”项目执行领队苗轶飞介绍,北排2座遭受过盗扰 , 南排3座形制保存较为完整,随葬品丰富,共130件/组,有铜、铁、瓷、陶、玉、水晶等,还有砚台、墨锭等文房用具 。除M11外,其余4座墓葬均出土有长方形墓志 , 部分墓志侧面有线刻纹饰 。值得注意的是 , 这4方墓志采用唐代石葬具进行改刻,“北宋时期盗墓严重,当时的社会好古之风盛行,用唐代墓葬里的材料改刻墓志 , 能看出当时‘好古’和‘盗墓’之间的联系 。”
最令考古人员惊喜的是,这处家族墓中发现了60余件套耀州窑瓷器,以茶具、酒具、生活用器和祭祀礼器等为主,而且器形保存基本完整,尤其以2件狻猊钮盖熏炉最为精美罕见,这也是首次经考古发掘有明确纪年的耀州窑瓷器 。“这批瓷器是全新的没有使用痕迹,这几座墓又是在同一时间迁葬的,说明是为了随葬专门购置,这样就能准确看出器物的纪年 。有几件特别难得比如狻猊钮盖熏炉和葵口大盘,以前只在窑址发现过残片,在考古发掘中见到如此完整的还是第一次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小蒙说,耀州窑青瓷的刻花精美 , 纹路较深,釉质流动性强 , 刻纹布满全器,遒劲有力、痛快酣畅,与南方窑址瓷器风格不同 。该家族墓葬统一埋葬于宣和五年,此时好古之风盛行,徽宗敕撰《宣和博古图》,这批青瓷中多有仿古器型,应该也是这一风潮下的产物 。

西安发现北宋孟氏家族墓地是怎么回事 出土耀州窑还有什么文物

文章插图
3、这里应是家族早亡者的安魂之所通过墓志内容可得知,这5座墓葬的主人都来自孟姓家族,M12墓主孟珪和M13墓主孟琮为亲兄弟,是陕府阌乡县主簿孟輗第三子与次子;M32墓主叫张九娘 , 与M31墓主孟琏是母子关系 。张九娘卒于元符二年(1099) , 年仅29岁;孟琏卒于政和八年(1118) , 年仅26岁;孟琮卒于政和八年(1118),年仅24岁;孟珪卒于宣和四年(1122),年仅22岁 。4位墓主生年均未过30岁,并于宣和五年(1123)九月二十三日同一天迁葬京兆府长安县杜回村新茔,四人的墓志都是张九娘的丈夫孟軏撰写 。而M11墓主经初步鉴定也是一名女性,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这名名女性与孟氏其他四人的关系,我们准备通过DNA鉴定等科学手段进一步研究 , 但她与孟珪和孟琮并排而葬,推测三者应存在一定亲缘关系 。”据项目负责人、动物考古专家胡松梅介绍,根据发掘区各时代墓葬的分布情况,基本可以确定孟氏家族墓地的四至 , 这有助于全面了解孟氏墓地的分布和布局情况 。
早逝、统一时间迁葬、专门购置随葬品……这些证据似乎在指向一个观点:杜回村墓地有可能是北宋晚期孟氏家族专为族内早亡之人迁葬所设,这是一处“早亡人的安魂之所” 。4方墓志中记载的葬地为“杜回村新茔”,如今,墓地西南仍然是“杜回村纪念堂”,可谓古今呼应 。
孟氏家族墓是近年来关中地区继蓝田吕氏家族墓葬之后,宋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完整的补充了该地区北宋纪年墓的序列,同时为追溯杜回村沿革提供了直接资料 。本次出土的耀窑青瓷绝大多数保存完整 , 器类组合明确,部分器型殊为罕见,为研究北宋耀州窑器物类型、烧造工艺以及瓷业发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此外,通过对砚台等出土文房用具的研究,对认识北宋底层文人雅趣的一面提供了实物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