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祁钰杀了朱祁镇,他还会是这样的结局吗?

土木堡之变,是身为兄弟二人的朱祁钰和朱祁镇的生命的转折点,朱祁钰因此当上了皇帝,而朱祁镇则成为瓦剌的俘虏,虽然后来朱祁镇回来了,但是朱祁钰却并不准备把皇位让出去,朱祁镇因此度过了七年的囚禁之苦 。但朱祁镇并没有被杀掉 , 也就有了后来的夺门之变 。如果说朱祁钰当时狠狠心杀掉了朱祁镇 , 他后来的结局还会不会那么惨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如果真这么做 , 朱祁钰背负的罪名可就大了,但他的下场同样很惨,不仅皇位不保,还有可能被削其宗籍,废为庶人 。如此看来,把英宗杀了是一件代价非常大的事情,朱祁钰肯定不敢这么做 。

如果朱祁钰杀了朱祁镇,他还会是这样的结局吗?

文章插图
1、临危即位,组织北京保卫战郕王朱祁钰是明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正统十四年(1449年)英宗率领50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 , 结果在土木堡遭到瓦剌大军包围 , 明军几乎全军覆没,英宗也只身被俘,当时皇太子朱见深才两岁 。为免主少国疑,在于谦、王直等大臣的建议和孙太后的同意下,当时身负监国之任的郕王朱祁钰被立为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这就是明朝第七位皇帝明代宗(年号景泰) 。
朱祁钰在非常时期被拥立为帝,组织了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击退了瓦剌军,对明朝有再造之功 。但是朱祁钰当上皇帝于法理来说,其实只能算是特殊情况下的“代行”,只要英宗不死,或者侄儿朱见深长大,景泰帝的皇位终究还是要交出,因此他对迎还太上皇一直不甚上心,一再拖延时间,其目的就是希望太上皇永远都不要回来,直到于谦说了一句:“天位已定 , 宁复有他 , 顾理当速奉迎耳 。”对于谦一向言听计从的景泰帝才派出李实、杨善出使瓦剌迎回太上皇 。
景泰帝一生最大的悲剧就是他对皇位太过于执着,当初孙太后先立朱见深为太子后,才答应立郕王为皇帝 , 其意思很明白 , 大明的天下还是英宗皇帝的 , 朱祁钰不过是代理执政罢了 。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后 , 朱祁钰在朝野获得很高的声望,帝位也渐渐稳固,但他并不满足于自己当皇帝,而是希望儿子朱见济能取代侄儿朱见深成为大明王朝的合法继承人 。因此,在太上皇南还后,他便毫不犹豫地将哥哥软禁在南宫 , 并派人严加看管,这一关就是整整七年 。
如果朱祁钰杀了朱祁镇,他还会是这样的结局吗?

文章插图
2、夺门之变,英宗对景泰帝展开疯狂报复景泰三年(1452年),景泰帝成功的废掉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但是到了第二年朱见济就不幸夭折了,这件事对景泰帝的精神打击很大,此后他不断在子嗣问题上尝试努力,同时对大臣建议复立朱见深为太子的建议置之不理 。终于在景泰八年(1457年),将军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乘景泰帝重病之事,向孙太后取得懿旨,带兵直驱南宫,打开南宫大门,将太上皇迎回宫内复登大宝 。再一次当上皇帝的英宗很快就逮捕杀害了兵部尚书于谦和大学士王文,而景泰帝则在一个多月后不明不白死去,死因不明 , 有说法说是英宗派人杀害了景泰帝 。
景泰帝虽驾崩,但英宗对他的清算才刚刚开始,英宗不仅废其帝号,还给他上了一个恶谥约“戾”,称“郕戾王” 。仅以亲王礼将景泰帝安葬于西山,代宗由此成为明朝自迁都北京以来,仅有的一位没有被安葬在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
景泰帝的结局很是让后世为之唏嘘 , 他是明朝很有作为的皇帝,其成就要远远高过他的哥哥英宗 。很多人说景泰帝太过于心慈手软,如果狠下心来将他哥哥杀了,或许结局不会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