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经常会有和亲的情况发生,而和亲所选择的公主,也有不少都是假公主,即从宗室当中,或者像王昭君这样的宫女的身份,封为公主之后送去和亲,这就是所谓的假公主,并不是真正的皇帝的女儿这样的真公主 。但是到了清朝时期,虽然也有和亲 , 但是和亲的却似乎都变成了真正的公主 , 而不是会再像之前那样用假公主的身份去和亲,这又是为什么呢?清朝皇帝为什么舍得用自己的亲女儿去和亲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和亲”一词见于先秦典籍 。《礼记·礼察》有“礼仪积而民和亲” , 《周礼·地官》云,“比长,各掌其比之治 。五家相授,相和亲:有罪奇邪,则相及 。”在中原王朝处理与边疆民族和政权之间关系时,往往采用联姻形式,以息兵止戈,增进感情 , 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 维护边境地区安宁 。
和亲最早追溯到先秦时期 , 《史记·周本纪》记载“鬼侯有女美而进之于纣”,后期发展到春秋,到西汉形成制度化 , 到了唐朝最盛行和亲,然而到了清朝为了维护满蒙关系 , 也采取了和亲政策,历史上的和亲都在用“假公主”,为什么唯独清朝不能偷偷换人呢?本文结合汉朝、唐朝为大家分析 。
文章插图
1、汉朝和匈奴的和亲政策,主要通过双方统治者的联姻 , 建立罢战言和的政治关系汉代的史学家、《汉书》的作者班固曾记述道:“自汉兴,忠言嘉谋之臣 , 何尝不运筹策相与争于庙堂之上乎?高祖时,则刘敬;吕后时,樊哙、季布;孝文时 , 贾谊、晃错;孝武时,王恢、韩安国、朱买臣、公孙弘、董仲舒;人持所见,各有同异 , 然总其要归,两科而已 。缙绅之儒则守和亲 , 介胄之士则言征伐 , 皆偏见一时之利害,而未究匈奴之终始也” 。
班固把西汉同匈奴的历史关系总结为仅有“两科”,一科是“和亲” , 另一科是“征伐” 。从西汉高帝到东汉和帝近三百年中,双方达成了很多次和亲盟约,但实际上汉朝以“公主”嫁匈奴的只有四次 , 第一次是高帝;第二次是文帝;第三次是景帝;第四次元帝 。
其余多次和亲,却并无联姻的关系 。如汉文帝初立时 , 为匈奴“复修和亲之事”,却并未出嫁“公主”给匈奴 。《史记会注考证》指出:“此称和亲者,非更遣女结亲也 , 唯修前时姻亲之礼耳 。”
西汉从汉高祖开始和亲,从(公元前200年左右),经过惠帝、文帝、景帝到武帝前期匈奴“绝和亲”,(公元前133年)六十多年中 , 双方关系基本上和好 。惠帝与匈奴保持和亲关系,文帝时 , 与匈奴“复修和亲”,后来双方发生了几次纷争,匈奴多次侵犯汉境 , 经过双方协商维持了和亲的和好关系 。
景帝时“复与匈奴和亲”,“遣翁主如故约,并“通关市”,保持了和好关系;武帝初日 , 与匈奴“明和亲,约束厚遇,关市饶给之,”双方关系和好而融洽 。汉初这六十多年,和亲政策成为汉匈关系的主导政策,双方基本上保持了和好关系 。
汉武帝即位八年后,匈奴不断对汉朝骚扰,汉武帝决心改变“和亲政策”,对匈奴三次大规模用兵 。开元二年(公元前133年)汉军三十万埋伏马邑附近,一举歼灭匈奴大军 。第二次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第三次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昭帝时期,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匈奴多次请复和亲 。
- 唐嫣罗晋都是射手座的圈内人,星座相配理论是真的?
- 西游记中青牛精和牛魔王都是牛,为什么青牛精只有一只角?
- 楚国秦国都是周王分封,为什么被称为蛮夷?
- 为何古代很多都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的?
- 为何说女儿国的人都是鬼
- 西游记为何唐僧出生和取经都是贞观十三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 古代行军打仗的粮草都是什么?
- 故宫三大殿的匾额上都是写的什么字?
- 赵国和秦国都是嬴姓赵氏,这中间有什么关系
- 古代的年号都是怎么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