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吃狗肉吗?古人一般吃什么肉?( 二 )


虽说食用狗肉现象渐趋减少,但其中还显露出一些复杂的面向,大体可以总结为民间养看门狗,贵族养猎狗和宠物狗,但他们对吃狗肉的态度截然不同 。由于饲养看门狗成本低廉,仅需把狗养在谷仓旁,任其觅寻人类的食余就能存活,身居乡野中的农民开始更多地将狗饲养看家 。这些狗一般不会遭遇宰杀的命运 , 不过灾荒之年或是主人濒临生存困境之时,又或狗本身病死或老死之时,仍难逃被吃的结局 。而上层士人、贵族阶层,看门有家奴,却也热衷于养狗 。隋唐之后这些社会阶层更多豢养猎狗,飞鹰走犬成为上层贵族田猎的得力助手 。一些小型犬类慢慢成为贵族妇人的宠物,陪她们消磨时光 。
尽管如此,美国学者马文·哈里斯在《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一书中运用详实的论述强调这些狗类并非因其成为宠物而逃脱被吃 。和农村看门狗的命运相同,“被视为宠物的那些动物最终照样会落入其主人的胃里(或者经过其主人的同意 , 落入其他人的胃里)” 。而他对于狗肉消亡的看法更趋近于“替代说”,因为当时可供上层阶级消费的肉类食品越发丰富多样 , 狗肉因其本身较差的口味跌出人类食谱之中,对于上层阶级而言,没有吃狗肉的必要理由 。
不过 , 在隋唐之后还出现一些富有趣味的变化 。伴随中医的发展 , 讲求“食疗”的中医技术中有大量对于狗肉入药和忌食情况的记载 。唐代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赞誉狗肉可以“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 。到宋代的《日华诸家本草》中也对这一观点大体认同,指出狗肉可以“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益气力” 。到了明代,在著名的《本草纲目》中提出了忌食狗肉的数种情况,如“病热后食(狗肉)之,杀人” 。同时,熬制狗肉粥治病时,忌与蒜、菱、杏仁等食物搭配使用 。

中国古人吃狗肉吗?古人一般吃什么肉?

文章插图
2、先秦时期牛羊肉便是高大上肉食在很早的时候,中国人就懂得驯养“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牲获得肉食 , 但不同的肉食在食物系统中有着不同的地位,这种地位甚至影响到今天的肉类价格 。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牛羊毫无疑问是最贵族化的肉食,《礼记·王制》也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 , 士无故不杀犬豕 , 庶人无故不食珍 。”
从排名上看,牛羊在猪之上 , 为何在先秦时期的肉食排名中会有这样的区分?
首先是从肉食的珍贵程度有关,牛在农耕时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 在许多朝代都不许私自宰杀牛,就如礼记所说,连诸侯没什么重要的事都不轻易杀牛 。
最早在汉代,牛已经被立法保护 , 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 。汉律对杀牛的惩罚十分严厉,犯禁者诛,要给牛偿命 。
到了唐宋时期 , 牛更是不管是否老弱病残,都在禁杀之列,只有自然死亡 , 或者病死的牛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自己吃用 。
物以稀为贵,牛肉自然在肉食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在《楚辞》的“大招”和“招魂”篇里分别呈现了两桌异常丰盛的菜单,有:八宝饭、煨牛腱子肉、吴越羹汤、清炖甲鱼、炮羔羊、醋烹鹅、烤鸡、羊汤、炸麻花、烧鹌鹑、炖狗肉 。在菜单的排名中牛肉是排在第一位的 ,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中国古人吃狗肉吗?古人一般吃什么肉?

文章插图
3、唐宋时期肉食发展趋势——牛羊肉仍是主流这种从先秦时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一直深深地影响到后世,在唐代著名的烧尾宴之上,菜谱是这样的:通花软牛肠(羊油烹制),光明虾炙(活虾烤制) , 白龙曜(用反复捶打的里脊肉制成),羊皮花丝(炒羊肉丝 , 切一尺长),雪婴儿(豆苗贴田鸡),仙人脔(奶汁炖鸡),小天酥(鹿鸡同炒),箸头春(烤鹌鹑)过门香(各种肉相配炸熟)等 。牛羊鸡鹌鹑甚至还有青蛙,就是缺少猪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