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的时候,王翦为什么不出来?

王翦的名号 , 很多人都知道,作为后世人眼中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王翦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了 。王翦的名号在当时也是很响亮的,王翦一生征战无数,而且深受秦始皇的信任,他也知道如何能够让皇帝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忠诚,不怀疑自己有二心,这也一直都是很多人称赞的地方 。然而从时间上来看,王翦去世的第二年,就是秦朝灭亡的时间 , 然而在王翦死之前,已经发生了大泽乡起义,秦朝的统治地位也是岌岌可危,为什么王翦没有出来保护秦国呢?

秦朝灭亡的时候,王翦为什么不出来?

文章插图
1.王翦的生卒年问题因为根据《史记》记载 , 公元前221年 , 王翦急流勇退 , 告老还乡,此后关于他的事迹不见于史籍 。而且《史记》中对他病死记载也只是“秦二世之时,王翦及其子贲皆已死”(秦二世在位时,王翦与其子王贲都皆已去世) 。并没明说王翦病死在秦二世在位期间 。(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所以王翦病死于公元前208年的说法 , 证据不足 。一般公认的说法 , 都还是认为王翦卒于前210年之前 。毕竟王翦是服务了四代秦王的四朝元老 , 他如果活能到陈胜吴广起义时,凭借他的政治影响力和地位,不可能一点记载都没有 。
另外我个人认为,即便秦末那会儿王翦还活着,他也不大可能有大多的作为 。
因为首先,假设王翦能活到秦末,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 。他第一次见于史书记载是献计逼死魏齐 。虽然史书上对于魏齐是死于长平之战前还是长平之战后没有准确记载 。但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之间 , 无论战前战后,赵国都怕秦国,都会逼杀魏齐讨好秦相范睢 。
我假定是战后,即公元前260年 。做为一个以军功为官 , 且能在秦国朝堂上献计,并且记入史书的将领,王翦这时的年龄至少20岁以上!否则他没资格说话 。
按公元前260年王翦20岁来算,那么他的出生时间就在公元前280年左右 。以这个年纪活到公元前208年,七十多岁的王翦还能有多大的作为?
人不服老不行,尤其是武将 。像廉颇那种八十多岁还能领兵杀敌的例子,百年难遇 。
秦朝灭亡的时候,王翦为什么不出来?

文章插图
2.王翦出山未必能有善终秦朝统一前后诞生了两大武将家族 , 一是以王翦代表的王氏家族 , 二是以蒙恬为代表的蒙氏家族 。蒙氏的崛起原本比王氏早,但由于王翦和王贲父子功劳大,六国被灭有五国跟他们父子都有关系,以至于灭楚后,功高震主了,蒙氏被王氏完全压制 。所以从秦始皇开始,秦朝皇室就一直在扶持蒙氏制约王翦父子 。比如王翦攻楚时,带走了六十万大军,给他当副将顺便监视他的人,就是蒙恬和蒙毅的父亲蒙武 。
后来王翦退隐,王氏衰落 , 蒙氏顺理成章的成了头号家族,王氏则排到了第二 。直接证据就是王翦的孙子王离给蒙恬当副手,秦始皇把公子扶苏也派到了蒙恬处实习 , 这妥妥的就是想扶蒙恬上位 。
再到后来,秦二世登基,下诏害死了蒙恬和扶苏,王离作为蒙恬的副手受到秦二世的拉拢和扶持,接替了蒙恬的位置 。
从这个过程来看,王、蒙两家的地位在秦始皇父子的操纵下 , 翻过来,又翻过去 , 最后又翻了回来 。再牛掰的武将,在皇帝手上也不过就是玩物罢了 。
所以 , 假设王翦还活着,以他的地位,以及秦二世和赵高的德性 , 他能不能善终,真的很难说 。有可能秦二世会把他和蒙恬一锅端了,再扶持其它家族的人充当头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