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早就知道易牙三人不是好人,为什么不杀了他们?

【管仲早就知道易牙三人不是好人,为什么不杀了他们?】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霸主 , 在他的身边却是忠奸并存,既有像管仲这样的贤能之臣,却也有易牙这样的奸佞小人 。易牙应该有不少人都听说过,曾经因为齐桓公说了一句,自己吃遍天下美味,却还没有吃过人肉的味道 , 就把自己才几岁的儿子杀掉,给齐桓公烹饪了一道菜 。易牙虽然是一位大厨,可是这样为了巴结主君的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 , 而管仲看得透彻,建议齐桓公将易牙等几个人赶走 , 可齐桓公不肯,最终结局悲惨 。那管仲既然知道他们不是什么好人,为什么不干脆建议杀掉他们呢?

管仲早就知道易牙三人不是好人,为什么不杀了他们?

文章插图
1.管仲帮助齐桓公齐襄公十二年,齐襄公诸儿被公孙无知弑杀,早年逃亡国外的兄弟公子纠、公子小白动身回国,两人都有继承齐侯之位的权力 , 谁先回国谁就是新的齐国之主 。
管仲让自己的主君公子纠往齐国赶 , 他本人则去阻拦公子小白 。管仲埋伏半道上,一箭射向公子小白 。一声“啊”的惨叫传来 , 公子小白身上插着箭躺在地上,不再动弹 。
公子小白的护从怒吼连连 , 纷纷向管仲冲来 。管仲看任务完成,毫不恋战 , 立即抽身复命,根本没想到公子小白是炸死 。公子纠收到兄弟的死讯 , 失了警惕 , 懈怠下来 。
公子纠赶回齐都的时候,等着他的不是众臣的欢呼 , 而是公子小白的士兵,最后公子纠被杀,而公子小白成为齐侯 , 他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 。
齐桓公心有大志,想为这纷乱的天下出分力,于是他不仅饶恕了差点要他命的管仲 , 更对他予以重任——拜管仲为相国 。管仲则投桃报李 , 拿出看家的本事来帮助齐桓公 。
管仲一面从制度上入手,改组官制、军制,一面发展齐国经济,创造财富 。管仲也是第一个打破“世卿世禄制”的人 , 他的举措给齐国带来大量的人才,而人才是一国发展壮大的根本 。
齐国用管仲之前和之后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以一个例子来说明 。我们还有回到齐桓公和公子纠的恩怨上 。公子纠有自己的支持势力 , 其中之一便是鲁国,而齐桓公老想着报复鲁国的“帮弟之恩” 。
齐桓公二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齐鲁两军决战于长勺 。齐国这么一个大国,被小小的鲁国打得大败而归 。曹刿论战的典故便出于此战 。齐国之败固然有曹刿的因素,却不能忽视齐国战力低下 。
有长勺之败的奇耻大辱,齐桓公大力支持管仲改革 , 而管仲也不负众望,助齐桓公登上霸主宝座,开启齐国霸业 。可以说,没有管仲就没有春秋的第一位霸主 。
管仲身为相国,又负责改革齐国弊政 , 在齐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但有些事却管不了 。什么事呢?那就是易牙、竖刁、卫开方三奸的问题 。
管仲早就知道易牙三人不是好人,为什么不杀了他们?

文章插图
2.管仲为何不杀掉易牙三奸做了什么事呢?易牙将自己的儿子做成“美食”,来讨好齐桓公 。竖刁为侍奉齐桓公则自阉 。卫开方是卫人 , 为取悦齐桓公 , 十五年不归家看望父母 。
管仲临死前告诫齐桓公:万万不可用此三人,否则后患无穷 。结果“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 。
管仲能革除一国之弊端,既然发现三奸的问题,为何不出手除掉他们?其实不是管仲不想,而是不能,其中涉及的“职场”潜规则连诸葛亮都不得不避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