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怨实验是什么?艾伯特反射实验又是什么?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 , 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很多毛骨悚然的实验,其中那些极其丧心病狂的实验也有不少,只要突破了人的道德底线,真的是什么样的实验都做的出来 。就比如说拉瓦尔第实验、僵尸狗实验、纳粹人体实验、731的活体解剖等等 。不过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孤儿怨实验以及艾伯特实验,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

孤儿怨实验是什么?艾伯特反射实验又是什么?

文章插图
孤儿怨实验1939年,二十二名孤儿被转送到达文波特的爱荷华大学实验室 。一位叫约翰逊的语言学家将要对他们进行测试 , 这些儿童在助手玛丽的安排下,被分成四个小组 。他们告知孩子们,要对他们进行语言能力测试 。
在二十二名孤儿中,有十名孩子患有口吃 。这十人被平均分成两组,一组被告知语言能力正常,另一组则被告知患有严重的口吃 。其余的十二名正常的孩子,也被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被告知有口吃,另一组正常 。
实验开始后,玛丽告知被标记为口吃的十一名孩子(其中有六名是被当作有口吃的正常孩子),说他们的语言能力有问题,必须要接受治疗 。而另外的十一名孩子则被告知语言能力很好,在治疗下可以更为优秀 。
孤儿怨实验是什么?艾伯特反射实验又是什么?

文章插图
整个实验进行了四个月 , 玛丽数次采取交谈和引导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测试 。其中有六人出现严重情况,这六人就是原本健康而被告知有口吃的孩子 。玛丽对他们不断的进行语言刺激,使他们交谈一度变得困难 。
玛丽的刺激语言有,“你们看到自己口吃的样子了吗?”,“你们既然有口吃 , 就不要与人交流” , “你们的语言问题很严重”等,这些话语让六名正常的孩子下意识将自己定义为口吃,且产生严重的焦虑与自卑 。
这六名孩子的学业几乎荒废,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与其他人的交流也产生了各种困难 。其中一位十二岁的孩子在两年后逃离孤儿院,其他的孩子并没有恢复 。这个实验后来被人们称为“恶魔研究” 。
孤儿怨实验是什么?艾伯特反射实验又是什么?

文章插图
艾伯特实验1920年,霍普金斯大学的沃森教授和助手要进行一项条件反射实验 。他们将做保姆的莱恩的儿子选为实验对象,这个孩子名叫艾伯特,是个八个月大的婴儿 。对于单身的莱恩来说,她每天可以换来一美元 。
刚学会爬行的艾伯特成为人类实验史上最小的实验对象 。实验开始后 , 教授为他送来各种小动物 , 有小狗、小灰兔,还有一只小白鼠 。艾伯特对这些新鲜事物很感兴趣,瞪大眼睛观看,有时还用手去触摸 。
沃森则躲在艾伯特的背后,趁其不注意用力敲响房中的钢棒 。清脆的响声将艾伯特惊吓到“剧烈抽搐”,而沃森敲打钢棒的行为并没有停止 , 艾伯特接着出现“紧闭嘴唇 , 全身颤抖”,最终趴在坐垫上大叫 。
沃森希望通过观察艾伯特的应激反应,将巴甫洛夫对狗的实验转移到人的身上 。四个月后,沃森开始培养艾伯特对小白鼠的恐惧 。当艾伯特每次伸手去摸小白鼠时,沃森就会用力敲击钢棒发出剧烈响声 。
孤儿怨实验是什么?艾伯特反射实验又是什么?

文章插图
刚开始,艾伯特只是向前趴在坐垫上 , 在持续的刺激声中,他开始出现开始呜咽 。在第七次敲击实验后,艾伯特只要看到白鼠就会尖叫 。接着沃森将小白鼠换成其它动物,直到艾伯特对棉花和头发恐惧为止 。
沃森最疯狂的行为时,他趁艾伯特不注意,戴上圣诞老人面具 , 凑到其面前 。艾伯特立即睁大眼睛 , 撕心裂肺地哭起来 。他不会逃跑,只能用手抓坐垫,努力的低头避开沃森的脸 。这个实验突破了道德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