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与匈奴为何争夺河西走廊?为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 二 )


河西走廊气候温和,水源充足 , 土质肥沃,有利于发展农牧业 。汉朝政府通过不断的移民,同时充分利用河西丰富的水资源修筑沟渠,兴修水利,大大提高了河西地区的农业生产,张掖———酒泉盆地、 居延盆地成为粮食产区 , 可以保证河西地区的战争所需 。汉朝又不断将犯罪人员及其家属充边屯田,补充劳动力,实现了河西地区的以耕养战的目的 。
河西地区有养马的传统,汉朝政府在此派专人养殖马匹,形成了汉朝的骑兵基地 。另外,河西走廊还有丰富的盐、硝、石油、金等资源,都是重要的军事物资 。整个河西地区地形险要、农牧业发达,谁占领此地,谁就有了对外征伐的物质基础,因而汉匈双方围绕此地开展了百年争夺 。

汉朝与匈奴为何争夺河西走廊?为何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

文章插图
3.河西走廊对匈奴的意义河西走廊是匈奴右贤王的驻地。《史记· 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右贤王居西方,直上郡 、 以西,接月氏、氏、羌”从冒顿单于控制河西走廊起,河西走廊一直是匈奴政权中权势最大 的右贤王管辖的政治中心。西汉元狩二年,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率部众 4 万 余人附汉后,汉朝在河西走廊设武威 、张掖 、酒泉 、 敦煌四郡 , 匈奴犁污王为攻复失地,率兵攻 入张掖郡 。犁污王死后,这一带又被匈奴温偶磅王占领 。
河西走廊还活动着其他匈奴人,匈奴折兰王、单桓王、稽旦王、呼于曹王等都曾先后占据过河西地区的一部 。匈奴人以游牧为主 , 河西走廊地区水草茂盛,是天然的牧?。?地广人稀 , 水草丰富,所以“凉州大马”才能成为天下最良的战马 。这个地区对以骑兵为主的匈奴军队来说 , 是源源不断补充战马的根据地 , 是匈奴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公元前124 年,卫青击败匈奴右贤王,在河西地区便俘获马、牛、羊等牲畜数百万头 。正因为河西走廊是匈奴畜牧 业的重要基地,所以匈奴与汉朝围绕河西走廊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
河西走廊还是匈奴手工业的中心 。弓箭是匈奴人作战的主要武器,每次战争对弓箭的消耗 量巨大 , 河西走廊为匈奴弓箭制造提供了丰富的木材原料。《汉书》中说:“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河西走廊),治作弓矢 , 来出为寇,是其苑囿也” 。匈奴人占据河西走廊 , 使匈奴 “兵马精强 , 食库有畜,民庶殷富 ”,加之河西优越的走廊地理条件,为匈奴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使之成为“中国之坚敌” 。
匈奴占据河西走廊后,向北可以通过额济纳河流域与单于庭联络,向南可以联合氏、 羌等族结成同盟;向东可向汉朝发动军事行动,劫夺财物人口 ;向西可阻止西域诸国与汉朝的联系 , 建立西域霸权 。
河西走廊是汉朝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 争夺河西走廊的控制权就成了两汉时期对外政策的 重点。汉武帝时,匈奴人不断侵入汉地,占据河西走廊,阻断中西交通,严重影响汉朝对西域的来往 。汉武帝即位后 , 国力强盛 , 一改过去消圾和亲政策,以积极防御与进攻相结合,对匈奴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进攻,将匈奴势力逐出河南,并占领了河西走廊主要地区 ,  设立“河西四郡”  , 移民戍边进行屯戍,控制了通往西域的咽喉 。
两汉时期汉匈两国为争夺控制河西走廊的斗争以汉朝胜利收官,代表先进文明的汉朝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区,有利于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推进民族融合 。但对匈奴来说 , 被逐出河西走廊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匈奴人唱道:“亡我祁连山 , 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 , 使我妇女无颜色。”这首民歌唱出的不仅是匈奴对失去河西走廊的惋惜,也是匈奴人领地丧失、 军事受挫 、政治衰落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