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有很多俗语的,而这些俗语都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可以说很多俗语都是很有道理,并且适用于很多时代的 。而有一句话叫做“乱世不见佛,盛世不见道”,说的意思就是 , 世道乱的时候只会看到道士而看不到和尚,世道太平的时候,就刚好反过来了 。仔细一想似乎真是这样,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会出现"乱世不见佛,盛世不见道"?这句话有道理吗?](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2211361442-0.jpg)
文章插图
1.古代天下大乱的时候为什么出现很多道士从古至今 , 天下大乱的时候 。必有道家的旷世奇才出世 。从周朝的姜子牙,汉朝的张良 , 唐朝的徐懋功、李靖 , 宋朝的苗光义,再到明朝的刘伯温,以及诸葛亮、范蠡等都是道家人物,这些人物基本上都是杰出的军事家或政治家 。
道士是属于我国的本土宗教信仰 。盛世不见道士,是因为道士讲究万事随缘 , 从来都不会去主动宣扬自己的宗教,所以盛世你看不到任何的道士在传教 。当乱世的时候,道士作为中国本土的一部分,他们秉承着“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的信念 , 会出世下山 。
道教主张所有的事情都随缘,从来不会主动 , 强求 。宗教信仰和理念就和佛教完全相反,佛教主张的是度人,主张的是广传佛法 。这也是为什么道教明明身为中国的本体教宗,但是在发展的程度上远远不及佛教的原因 。
已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的道教,现如今似乎没落了不少,如今据统计 , 纵观全国住观道士大致有三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道士几乎都是不露面的 , 当然在开放式的宫观,大家是可以看到的 。道教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非常之高 。
有很多历史名人都是道教之人 , 范蠡——道商祖师、吴越功臣 , 张良——汉朝第一开国功臣、张天师之祖 , 华佗——著名道家方士,王羲之——天师道世家道士、一代书法大家,祖冲之——天师道世家、有名数学大家,似乎历史上所有的道家高人都是出山不是为了贪图名利、而是拯救苍生、一旦了却心愿也是归隐之时 。
![为什么会出现"乱世不见佛,盛世不见道"?这句话有道理吗?](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22113C546-1.jpg)
文章插图
2.乱世为何不见和尚中国历史上有句老话叫做“盛世天下佛门昌 , 道家深山独自藏 。乱世菩萨不问世 ,老君背剑救沧桑 。”这个说法并不准确 , 因为明显是有点侮辱佛教的意思 。乱世道士下山的确没错,救世是他们的追求 , 也是职责 。但是和尚关门避祸,并不是说所有的和尚,只是极个别罢了,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现象,就误解人家整个团体 。
但是看了《佛陀传》,看完《佛陀传》后完全颠覆了我对《佛陀传》的憧憬,当时社会不公平的种姓制度及贵族的腐化堕落,人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啼饥号寒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在其位则谋其事”,作为一个国家的王子,王位的继承人,不内修德政、俭约治国、兴农重教,反而每天想着禅修?想着悟道?真的是不忠、不孝、不负责的人呀 , 反而我很敬佩佛陀的父亲、母亲,尤其是她的妻子 。
佛陀连自己基本的责任:照顾家庭、照顾妻儿,管理国家都无一做到,却要修入世的道、教化人间、布道传教,简直就是空谈,这样的佛教师祖不信也罢 。不仅让想起了“道家,乱世下山救世,盛世闭关修行 。佛教,乱世封山避世 , 盛世开山迎香火 。
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见我佛心生怜,并非尘世遮佛眼,原是未献香火钱 。佛 , 不贪财?为何要接受世人供奉?佛,不恶?为何容不得世人对其一点不敬?佛说众生平等,为什么还分菩萨,比丘,护法三六九等?吾等奉上敬意,供上香火,求去灾祸 。佛却说 , 世人多命,命中注定,天意不可违! 你问问你的佛,当年飞花可记得? 你问问你的佛,炼狱九层可去过? 你问问你的佛 , 三生石上刻什么,你问问你的佛,能渡苦厄,何不渡我?
- 沙僧为什么一直装弱?他有什么背景?
- 秦始皇为什么以“朕”自称?
- 朱元璋和马皇后有几个儿子?为什么他最喜欢朱标?
- 陈胡公姓陈还是姓胡?为什么叫胡公满?
- 陈姓为什么出不了皇帝?这样问的人怕是不看历史吧
- 金牛座爱情 金牛座爱情分析
- 如果潘金莲不毒死武大郎,武松会怎样对待她?
- 牛魔王为什么没成仙?是他不想成仙吗?
- 红楼梦中出场极少的巧姐为何会成为金陵十三钗?
- 容妃死的时候康熙为什么说朕累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