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黄肠题凑其实也还是挺有说法的 , 在考古界很值得说的一个话题,今天就说说黄肠题凑的事情,话说这个黄肠题凑在汉代以后就不多见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呀!
黄肠题凑是比“金缕玉衣”更高级别的存在,这两样葬制都是流行于汉代 , 又绝迹于汉代 。很多人可能知道汉代玉衣多一点,对黄肠题凑可能不怎么熟悉,先来给大家说说什么是黄肠题凑 。
我在南京博物院拍的黄肠题凑模型 , 光是一个小小的模型看着就很令人震撼了 。当时的感觉是:这就是弄这么一个模型也得好些日子,实物得多耗费 。可能看图片感觉不强烈 。
![黄肠题凑为何到汉代以后就几乎绝迹了?](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230054F33-0.jpg)
文章插图
黄肠题凑是皇帝、皇后及受到皇帝准许的诸侯王、大臣才能使用的墓葬形制 。“黄肠”指的是黄心柏木,这种柏木木质细腻、耐水湿、抗腐蚀、有香气,非常名贵 。而“题凑”指的是木枋的端头一律向内排列,不用榫卯而层层铺叠而成 。目前发现的使用“黄肠题凑”的墓葬有十几座,大多已经被盗 。能确定身份的有:
江苏高邮广陵厉王刘胥夫妇墓、江苏大云山江都王刘非墓、安徽六安县六安共王刘庆墓、河北定县中山怀王刘修墓、北京大葆台广阳倾王刘建夫妇墓等9座 。
![黄肠题凑为何到汉代以后就几乎绝迹了?](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230054L93-1.jpg)
文章插图
以【北京大葆台一号墓】的黄肠题凑为例,使用柏木达15800余根 。刚刚出土时,黄肠题凑木质如新,还散发着香味 。
实际上“黄肠题凑”葬制有4部分组成,除了“黄肠题凑”,还包括梓宫(梓木做的棺材)、便房、外藏椁(放车马、金帛、食品、日常用具等陪葬物的库房) 。
汉代帝王为何会使用黄肠题凑?
汉承秦制,所以秦始皇也有可能使用了黄肠题凑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黄肠题凑是凤翔秦公一号大墓 。
汉代流行黄肠题凑还有3点原因:
1)自汉高祖刘邦之后,经过几代帝王的“无为而治”,到汉武帝时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财富 。所以此时的汉代已经有资本使用这样劳民伤财的葬制 。
2)汉代尤其的“事死如事生” , 又非常的重孝道,因此厚葬之风很浓 。还有什么比黄肠题凑及金缕玉衣更奢华的?
3)皇帝使用黄肠题凑是理所应当的,而其它人使用就是天子的恩赐 , 所以这也是一种天子使用的安抚手段 。
黄肠题凑又为什么在汉代之后就废除了?
主要有2点原因:
【黄肠题凑为何到汉代以后就几乎绝迹了?】1)在东汉时,盗墓之风尤为猖獗,虽然黄肠题凑层层叠叠的木结构比一般的棺木更能防盗,但肯定还是比不了石室墓 。西汉中期以后 , 砖室墓和石室墓的兴起,慢慢取代了木质的黄肠题凑 。
2)黄肠题凑墓制实在是太耗费木材了 , 柏木又非一朝一夕能长成的,所以,即使是统治者也难免力不从心 。比如中山简王刘焉去世后,汉和帝与窦太后为他修陵墓时就说好集几个郡的木材也不够 , 又调集了周边的很多州郡才勉勉强强凑齐了 。
![黄肠题凑为何到汉代以后就几乎绝迹了?](http://img.ningxialong.com/230530/23005410a-2.jpg)
文章插图
我觉得第二点应该是主要原因吧,主要还是因为实在用不起了 。
- 昆仑山为何能成为天下第一神山?
- 君士但丁堡为何又叫伊斯坦布尔?
- 曹操墓为何随葬猪圈?生前养猪吗?
- 仓颉造字时鬼为什么哭泣?他们为何而哭?
- 苏联人的直升机技术为何会落后于美国?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 为何六耳猕猴死后,唐僧再也没念紧箍咒?
- 古代为何用童男童女陪葬?为什么又要灌水银?
- 春秋五霸为什么是七个人?为何会有那么多版本?
- 凤雏被说得这么厉害,为何却死得这么随意?
- 古罗马人为何那么热爱洗澡?这其中有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