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对于19世纪时期的英国来说,这是一个和平年代,海军军舰的数量从1813年的1009艘到1826年锐减到了179艘,由原本的14.5万海军人员缩减到了2.3万人 。即便如此 , 英国的海军实力仍然是稳居世界第一的,仅仅战列舰的总吨位就达到了25.7万吨,与当时的美国、法国、西班牙、荷兰、丹麦、瑞典这六国战列舰的总吨位之和还要多出8.8万吨 。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文章插图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鸦片战争 , 在英国海军史上仅仅属于不起眼的小事 , 如果问现代英国人 , 19世纪初期他们的海军干了些什么?可能他们印象更深的是从1807年后几十年进行的的查禁奴隶贸易行动 。
在1807年之后的几十年里 , 英国海军的首要任务一直都是在大西洋上拦截奴隶走私船 。
从1807年开始,英国本土议会禁止从非洲贩卖奴隶,而当时在英属殖民地西印度群岛,占有奴隶却仍然是合法的,在北美和南美,反对这一禁令的国家更不在少数,因此从1807年开始,英国海军开始派战船在非洲沿海巡逻,每当找到贩奴船,不管这船来自哪国,英国海军找缴获后,都把奴隶送回西非 。
执行这项任务最出色的军舰是“黑色玩笑”号(Black Joke)及“罗莎蒙德美人”号(Fair Rosamund),在1830年到1832年期间,共俘获了9艘贩奴船 。
“他们脚带镣铐,两人一组绑在一起 , 到达目的地被解除镣铐后,他们无不心满意足,感激涕零” 。--- 一位英国海军军官日记
海军的基层军官和水手对解救奴隶的任务乐在其中 , 因为按照规定,海军每解救一名奴隶,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 , 更别提获得的感谢和社会声誉 。因此在几十年缺少战争的时期,英国海军一共拦截了上千艘奴隶船,解救了15万名奴隶 。
我们现代人有一个问题是:到底英国人为什么要平白做好事解救奴隶?要知道,英国人曾经是世界头号奴隶贩子,从1631年开始,英国人就开始在西非黄金海岸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在这里他们大量购买西非本土商人手中的奴隶,再卖往美洲盈利 。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文章插图
17世纪到18世纪 , 英国逐渐抢占了位于加勒比海域的一系列岛屿 , 当时这里被称为“英属西印度殖民地” , 这里对非洲奴隶有几乎无穷无尽的需求 。
为何要叫“西印度 , ”呢?因为1492年西班牙派遣哥伦布到达这一带时,坚持认为这里是印度 。还称呼当地人是“印第安人” 。虽然后来欧洲人搞明白了真相,发现这里不是印度而是块新大陆,但原有的称呼却已经根深蒂固了,于,是只好叫这里是“西印度”,而真正的印度南亚地区,就被叫成“东印度”了 。
哥伦布在美洲虽然找到了黄金,但真正的财富可不仅仅是黄金 。欧洲人发现,西印度群岛非常适合种植甘蔗 , 而甘蔗榨出的糖有高热量,可以替代大量的食物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 · 斯密承认 : “ 在十七世纪过了四分之三以后 , 英属西印度群岛任何一个糖业种植场所获得的利润 , 要比欧洲和美洲其他从事各种种植业者所获的利润大得多 。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文章插图
但甘蔗榨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数量不足,于是殖民者想到从隔着大西洋的西非买进黑奴来干这种活 。
不过要指出的是,奴隶买卖从古一直都有,欧洲人往往也并不是直接去捕捉黑奴,而是直接从西非沿海城市的奴隶商人或者上层黑人那里购买黑奴 , 除此之外,还要给当时的西非黑人国家缴税 。不管来源是怎么样的,大量的西非奴隶就这样被运送到了美洲,为欧洲人的种植园生产蔗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