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爷与城隍老爷有什么区别?

我们经常可以在农村或是深山里或是在影视剧中看到城隍庙或是土地庙这样的地方,人们经常会去这样的庙中进行祭拜,或是去乞求什么愿望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似乎城隍老爷的地位要比土地爷的地位要稍高一些 , 必将在西游记当中孙悟空使唤土地爷就跟使唤小弟一样,而城隍爷似乎要高高在上一些 。那么在古代,城隍和土地之间,到底谁的地位要更高一些呢?他们有着什么区别呢?

土地爷与城隍老爷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城隍 , 即城市的护卫之神 。城隍信仰,在我国由来已久 。根据考证,先秦时期出现的“水庸”祭祀(天子八祭之一)就是城隍信仰的早期祭拜形式 。”
【土地爷与城隍老爷有什么区别?】到了明代,朝廷要求全国各府、州、县均需模仿衙门规制建造一座城隍庙 。
城隍是守护城池、护国安邦、统辖亡魂、调和风雨之神,故历代官员在赴任时,都要先到城隍庙内烧香、祭拜、宣誓等,以求城隍护佑一方平安 。一般来说,城隍神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神灵 , 而会根据地域的不同有所变化,但最有影响的城隍则以庞玉、周新、霍光、秦裕伯和杨椒山为主 。道教在做“超度”道场时,需要发“城隍牒”文书以知照城隍,才能拘解亡魂赴坛受度 。在城隍庙中 , 一般除主祀城隍爷外,两旁还配祀判官和牛头、马面,以及黑白无常等神 。
古代传说守护城池的神称为城隍,它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它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 。道教把城隍当作“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它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 。据史料文献记载,早在三国时 , 即公元239年芜湖就有了城隍庙,其他地方并没有 。后来 , 城隍庙才逐渐遍布全国各地 。城隍虽属道教之神,但历代帝王却多重视它的作用 , 屡次给以加封 。后唐末帝李从珂封之为王,元文宗又封及其夫人 。城隍本无姓名 , 自宋代后多以殉国而死的忠烈封为本城城隍 。《宋史·苏缄传》记载:“缄殉节于邕州 , 交州人呼为苏城隍 。”
土地爷与城隍老爷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中国的城隍信仰十分流行 , 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一般都有城隍庙(注:在文革期间有一部分已严重损坏) 。
在民间,无论是喜事还是丧事,老百姓都会去城隍庙上香求拜 。至今,这一信仰仍旧影响着地方民风与日常风俗 。
你知道“城隍爷”和“土地爷”的区别吗?
土地爷,又称土地神、土地公 。土地神的形象多为穿袍戴帽、拄着拐杖的白发老者 。他们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 。一般在土地庙中,除供奉土地神外,还有土地奶奶相陪,共享人间香火 。
土地神在道教神阶当中地位相对较低,但在民间信仰中极为普遍 , 流行于全国各地 。可以说,只要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有土地庙、土地神 。
土地爷与城隍老爷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据记载,早在殷商之时就有祭祀“大地”的活动 。汉唐以后,土地庙已遍及各地 。
到了明代,土地神更受尊崇 。相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出生在土地庙中,故土地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发展到了各个地区的城镇、乡村,街头和巷尾之中 。
古人认为,土地神能保佑本地百姓的平安 , 他能让这一方土地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也能使长出的农作物丰收殷实 。
土地爷与城隍老爷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