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说的“不怕圣上召见,就怕皇上赏饭”是什么意思?

皇上赏饭的正式说法是:赐宴 。按照我们很多人的想象 , 大臣若是能够得到皇上的赏饭,应该算的上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了 。然而事实上,皇上赏饭其实对大臣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清朝大臣说的“不怕圣上召见,就怕皇上赏饭”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在清朝时期,皇帝举行的例行赐宴,除了建元定鼎宴外,还有元日宴、冬至宴、万寿宴、大婚宴、千叟宴这5种比较大型的宴会 。
元日宴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举行,由皇太极设立 。后来,雍正皇帝将元日宴改成元旦宴,并从参与人员、服装礼仪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和制度化 。清朝近300年间 , 除了康熙皇帝曾经短暂取消过元日宴,其余200多年,每一年都雷打不动地举行 , 直到清朝灭亡 。
冬至宴 , 顾名思义,在每年冬至这天举行,由顺治皇帝设立 。后来,冬至宴经常停止举办 。
万寿宴是清朝皇帝的寿诞宴 , 是内廷的大宴之一 。如果遇到大寿,其庆典将会更加隆重 。1894年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 , 整个庆典耗费近1000万两白银,创下了史无前例的记录 。
大婚宴是皇帝大婚时举办的宴会 。清朝时期,共有4位皇帝在皇宫里举行了大婚仪式,分别是顺治皇帝、康熙皇帝、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 。大婚宴也极为隆重 。
清朝大臣说的“不怕圣上召见,就怕皇上赏饭”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千叟宴是康熙皇帝首创的大型宴会,宴请全国65岁以上的老者 。说是“千叟”,实际上参加的不止1000人 , 乾隆皇帝举行的千叟宴多达5000余人 。
此外 , 皇帝登基、皇后生日、皇子大婚、公主下嫁等 , 以及每年上元、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朝廷均会在乾清宫等处设宴,筵宴九卿六部、满汉大臣、诸藩使节 。
除了上面这些比较大型的宴会,清朝皇帝为显示自己的恩荣和威仪,举行举行一些小型的宴会 , 如殿试传胪次日在礼部举行的恩荣宴,皇帝经筵礼成后设在文华殿的经筵宴,临雍礼成后在礼部设置的临雍宴 , 大军凯旋归来举行的凯旋宴,钦命编修实录、圣训之际在礼部举行的修书宴……
清朝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朝代,皇帝赐宴时,礼仪繁多,来不得半点马虎 。
清朝大臣说的“不怕圣上召见,就怕皇上赏饭”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所有的王公大臣在参加这种宴会时,必须整整齐齐地身穿朝服衣冠,佩戴朝珠 。如果是在冬天,还可以接受;如果是在炎热的夏天 , 身穿如此多的衣服,就够呛了 。往往还没有动筷 , 就已经汗流浃背 。
赐宴之际,会有专门的赞礼官员,站立在太和殿的殿陛之上 。当赞礼官员唱赞到“跪”时,所有参加宴会的王公大臣都要站立起来,离开座位,向皇帝一跪一叩 。一跪一叩结束后 , 才站起来,仍旧坐回自己的席位 。如此三番四次,总要把大臣折腾得筋疲力尽才算完事 。
如果是年轻人参加这样的宴会,也不算很辛苦 。可是,一般年轻人哪有资格参加皇帝赐宴,有资格参加皇帝赐宴的大臣哪个不是一把年纪了?所以,大臣们为了适应这种高强度的宴会,往往提前就进行训练 , 避免到时候体力不支出糗 。
《清代之竹头木屑》记载:“前合肥(李鸿章)以太后(慈禧太后)万寿在迩 , 乃在北洋大臣署中,日拜跪三次以肄习之 , 盖国朝大臣恭谨类如此 。”这则故事说,1894年,当慈禧太后即将迎来六十大寿之际,李鸿章每天在北洋大臣衙门办公室里练习磕头三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