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中国制酒的历史已有上千年的时间 , 据说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掌握了酒曲复式发酵法,从而可以大量制造出黄酒 。直到宋朝时期,人们又发明了蒸馏法,使得酒的纯度更高,白酒也逐渐开始盛行 。其实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于酒都有着独特的感情,而中国的酒文化更是源远流长 。那对于古代酒类的发展史大家又有多少了解呢?这次就为大家整理了各朝代的酒是如何发展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

酒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文章插图
一、先秦时期的酒文化
作为第一个世袭制的朝代,夏朝只留下了暴君夏桀嗜酒的故事 。不过即使他是国君,他喝的酒现代人也未必会羡慕 。
由于那个时候酿酒工艺十分落后,酒的过滤技术很不到位,夏朝的酒由于杂质偏多导致酒呈浑浊状态,因此液体看上去偏黄 , 所以也被称为“黄酒” 。顾名思义就是“黄颜色的酒” 。
到了商周时期,酒文化空前高涨,最有利的证据就是现在传世的一些商周青铜器很多都是饮酒用的器皿 。
《礼记》中就记载了那个时期出现了多种酒精饮料,包括米酒和早期的啤酒 。而且对于酿酒,国家还专门建立了一套机构 。
酿酒的机构中明确了酿酒的方法制度,有专门的技术人才,甚至对酿出什么成色的酒都有专门的规定,而且根据酒的用途还进行了分类 。
比如因为祭祀或其他事情需要使用的酒不是直接让人喝,所以酿造期很短、酿好后立即使用 , 因此被称为“事酒”;
有些酒需要储藏一段时间,就被称为“昔酒”;
而贵族喝的酒需要经过几道工序将杂质最大化滤出,所以酒质清亮,也被称为“清酒” 。
【酒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而到了秦朝,由于商鞅讨厌酿酒这种“浪费粮食”的活动 , 所以秦朝的酒文化非常凋敝,目前还算一段缺失的历史 。
酒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文章插图
二、两汉时期
刘邦建立汉朝之后百废待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随着天下安定经济发展,百姓们的生活得到改善,家里有了余粮之后难免要酿一些酒 。
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国家像垄断盐、铁一样垄断酿酒、卖酒行业 。
但这一政策只持续了十几年,因为激起了广大喝酒爱好者的反感 。最后,汉武帝不得不让步,将垄断变为收专税 。
而且根据酿酒原料的不同,酒还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其中以稻米酿的酒为最优 。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使团回国时从大宛引进了葡萄,因此“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葡萄酒出现了 。
汉武帝非常重视葡萄的栽培,史料记载皇宫附近种的都是葡萄,借着这个“东风”葡萄酒的酿造也迅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
而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竟然凭己之力推动了我国酿酒技术的发展 。当时他发现家乡县令家中酿造的酒口感非常醇厚,几经打听之下发现是酿酒方法不一样 。
后来曹操便将这种新式酿酒法献给了汉献帝 。而这种酿酒的新法便是“补料发酵法” 。
酒文化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文章插图
三、两晋前后
三国属于战乱时期,所以各地都出现了一些禁酒的政策用以存储粮食 。但是那个时期照样出了很多好酒之人,曹操便是其中的代表 。
晋朝统一全国后 , 战争频率减少 。社会安定了粮食的存储量便开始增多,因此酿酒这种消耗粮食的工作也逐渐增多 。
比如官员孔群,他一年可以通过收租获得700石糯米 , 换算成现在的重量相当于8.4万斤 。可是这么多的粮食竟然都不够这位仁兄酿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