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的时候,刘备与曹操爆发了汉中之战 。其中下辨之战便是此次战役中的前哨战 。在这场战斗中 , 魏国由曹洪以及还在学习阶段的曹休对阵一路所向披靡斩杀过来的三国蜀国大将张飞 。那么这场战斗的经过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

文章插图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 , 公元217年—219年,曹操和刘备之间爆发了汉中之战 。在汉中之战中,下辨之战可谓一场前哨战 。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三月,曹洪率军进攻蜀汉下辨守军吴兰 。此时,张飞、马超屯兵于固山(约今甘肃成县境) 。扬言欲切断曹军后路 。曹魏将领曹休分析认为,此乃虚张声势 , 遂坚定决心,突袭吴兰,将吴兰击杀,张飞、马超退走 。在下辨之战中,不仅张飞、马超被击败,还导致蜀汉损失了吴兰、雷铜、任夔这三位大将,而对于曹魏一方来说,虽然主帅是曹洪,不过,识破张飞计谋的却是曹休,并且因此而一战成名 。

文章插图
【下辨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蜀汉损失了哪三员大将?】一
首先,在下辨之战中,蜀汉一方云集了张飞、马超、吴兰、雷铜、任夔等大将,特别是张飞和马超,在当时都是勇冠三军的名将 。与此相对应的是,曹魏一方则是曹洪、曹休前来对战 。在很多人看来,张飞、马超拿下胜利应该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下辨之战中 , 曹魏初出茅庐的小将曹休识破了张飞的疑兵之计,速战速决击破吴兰,迫使张飞退军,赢得了此战的胜利 , 并且斩杀了吴兰、雷铜、任夔这三位蜀汉将领 。在此借此狐上,下辨之战,彰显出曹休的名将潜质,奠定了曹休未来在曹魏武将中的地位 。

文章插图
二
那么,问题来了,张飞和马超为什么会被曹休击败呢?对此,在笔者看来 , 原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就第一个原因来说,和刘备的兵力分配存在直接的关系 。在汉中之战中,刘备兵分两路 。其中,刘备亲自率领主力大军 , 并带着赵云、黄忠、法正等人来进攻曹魏大将夏侯渊镇守的阳平关 。至于另外一路大军,则是张飞、马超、吴兰等人率领,以此占据下辨,阻挡曹操支援汉中的军队 。所以 , 对于张飞、马超来说,率领的是偏师,在兵力是相对不足的,所以张飞才使用了疑兵之计 。

文章插图
三
就第二个原因 , 相对于蜀汉的兵力不足,曹洪、曹休不仅拥有充足的兵力,而且率领的是虎豹骑 。根据《三国志·魏书》的记载:“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其精锐可见一斑 。就曹魏的虎豹骑来说,在战斗力在汉末三国时期居于顶尖的水平,比如击败了马超的西凉铁骑等 。在此基础上 , 曹洪、曹休不仅在兵力占据优势,而且还拥有精锐的虎豹骑支持,所以在和吴兰交手时,得以迅速取得胜利 。在吴兰、雷铜、任夔等将领战死沙场后,张飞、马超也难以和虎豹骑交锋,只能选择撤退 。

文章插图
四
最后,在蜀汉和曹魏的这场较量中 , 曹休识破张飞的计谋,成为影响最终结果的关键 。在曹休、曹洪进攻驻守下辨的吴兰时,张飞因为自身兵力不足,所以很难去支援吴兰 。对此,张飞决定采用疑兵之计,扬言要切断曹洪、曹休大军的退路 。对此 , 曹休一眼就看出张飞是虚张声势,所以根本就不理会张飞、马超,而是集中兵力来进攻吴兰 。在此背景下,吴兰、雷铜、任夔因为防备不足,所以立即溃败 。在击破吴兰后,张飞、马超也抵挡不住曹休率领的虎豹骑,只能接受被击退的结果 。对此 , 《三国志》记载:“张飞屯固山,曹洪破吴兰,飞退走 。是飞虽勇猛 , 亦时为强敌所败也 。”不过,虽然下辨之战蜀汉失利,但是 , 在整个汉中之战中,还是以刘备击退曹操而告终 。
- 金牛和天蝎座 金牛和天蝎座,合得来吗
- 投石器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欧洲人是如何抵抗蒙古铁骑的?
- 二六三股票 二六三股票行情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盔甲真的是沉重的累赘吗?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身穿板甲的重装战士灵活性会受到限制吗?
- 周武帝宇文邕说的“朕非五胡”是什么意思?
-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艳后是谁?第一竟然是她
- 元宵节将会有超级月亮
- 弹簧腿杰克是谁?他真的存在吗?极像第五人格杰克的原型
- 轩辕剑是谁的武器谁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