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监不识字,为什么还能宣读圣旨

很多电视剧当中都有这样一个情节 , 皇帝需要颁布一道圣旨的时候,都是他身边的太监带着圣旨去的,越是皇帝最亲近的太监,越说明这道圣旨的重要性 。可是却有一个问题横在这件事情前面,很多人认为,古代的太监基本上都是不识字的,既然都已经是不识字的人了 , 又如何能够做到去颁布圣旨?历史上真实情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太监不识字,为什么还能宣读圣旨

文章插图
1.认知的错误真实情况下 , 太监并非是完全不识字的 , 毕竟是在皇宫里面伺候的人 , 要真的是一个字都不认识,实在是灾难,送个东西跑个腿,都不知道自己走的地方对不对,那肯定是不行的 。另外,“太监”“宦官”并不完全等同于“阉人”,只在东汉之后,宦官才全部交由阉人担任,而且那个时候也不叫“太监” 。
古代太监不识字,为什么还能宣读圣旨

文章插图
古代历史上有很多厉害的太监,他们不仅仅能识字,而且干政,最后做到权倾朝野的地步,比如著名的唐朝时期的高力士、明朝的魏忠贤等,都背负着一个很不好的名声,与整个国家整个时代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 。历史上也的确有太监不识字的时期,那是朱元璋时期,但是时间很短,其他时候的太监,基本上都是识字的,有的还很有文化 。
古代太监不识字,为什么还能宣读圣旨

文章插图
2.圣旨是怎么写出来的另外,真实的圣旨,也不是皇帝面前铺一张纸写一写 , 然后按下玉玺印章就可以了 。圣旨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写出来的,不然这个国家就真的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了 , 那还要那么多大臣干什么呢?首先 , 需要由专门的部门根据情况写出圣旨的初稿,修改之后交给皇帝,如果通过了皇帝这一关,圣旨会交给另一个部门审核,再同意了才能发布 。
古代太监不识字,为什么还能宣读圣旨

文章插图
如果皇帝觉得不满意,会重新修改,但是就算是皇帝觉得满意了 , 也不见得圣旨就能过关 。唐朝时期在最后一个环节审核圣旨的是门下?。绻畔率【醯妹晃侍? ,才会真正颁布 , 要是门下省认为不可以,就算皇帝通过了也是没用的,这也是某种程度上对于皇权的一种制约 , 否则如果事情全部都由皇帝说了算,那还不乱了套了 。
古代太监不识字,为什么还能宣读圣旨

文章插图
3.谁去颁布圣旨等到圣旨终于可以通过,需要颁布下去的时候,又该由谁来做呢?宣读圣旨不是电视剧那样,几个人谈着话,突然来了一道圣旨,跪地迎接那么简单,而且如果是要外出去宣读的圣旨,这种事情是轮不到太监的 , 有一个“翰林承旨”就是专门负责外出宣读圣旨的,而且宣读之前会提前通知,做好准备,排面、焚香沐浴什么的都是需要的 。
【古代太监不识字,为什么还能宣读圣旨】而太监可以做什么呢?一般来说,他们只需要去传递口谕,不需要出宫 , 也不需要认识太多的字,也不否认有极少数由太监宣读的圣旨,那也是一些特殊情况 , 毕竟有专门负责的部门,这也不是太监的本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