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舰队的炮弹当中为何要掺沙子?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关于清朝末年北洋舰队火炮中掺沙子的说法一直以来都保守争议 , 很多人都认为这就是大清之所以灭亡的根本 。作为一个国家的主力舰队,火炮当中居然装的是沙子不是火药 , 这样的装备如何能够抵挡日军舰队的侵袭 , 实际上在诸多认识当中 , 其实是有一个误区在里面的 。

北洋舰队的炮弹当中为何要掺沙子?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北洋舰队往炮弹里面掺沙子 , 不但他们自己在干,就连当时欧美诸多国家中也都这么干,而这样一种炮弹,被称为是实心弹,实心弹的起源其实很早了,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就用巨石制作石炮,来攻击城墙 , 利用巨大的撞击力来破开城墙,但是这种石炮并不会产生爆炸,他是属于一种完完全全惯性的方式进行攻击的炮弹 。
北洋舰队的炮弹当中为何要掺沙子?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同样在19世纪,虽然火药填充火炮技术已经很发达,但是世界各国仍然存留有不少的实心弹,在当时这种实心弹并不作为主要配备的弹药 , 而是备用,由于他不会发生爆炸 , 所以他打出去以后也是依靠惯性,然后将舰艇的钢板砸开,使得船只漏水沉没,当然作为近代用的一种实心弹,其实生产制造也有规定,在西方炮弹内砂石的比重也有严格的规定 。
北洋舰队的炮弹当中为何要掺沙子?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而现代化舰艇作战中,实心弹由于威力不足,因此只能作为备用,而是以另外一种开花弹为主,开花弹的就和我们现在武器弹药十分类似了,他里面装填的是火药 , 用于爆炸产生杀伤力,而之所以北洋舰队失败,并不是因为使用了这种实心弹,而是因为可供使用的开花弹数量严重不足导致的 。
北洋舰队的炮弹当中为何要掺沙子?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根据一份当年的记录来看,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中主力舰艇定远舰,只补充了55颗开花弹 , 而更为高级的穿甲弹更是一颗也没有,而日军舰艇呢,根据战后记录来看 , 当时吉野号在作战结束以后,其剩余的开花弹还有1200多枚,这样一对比来看,高下立判,当然也许有人也会问,清政府晚年洋务运动不是已经能够自己生产炮弹了吗?
北洋舰队的炮弹当中为何要掺沙子?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北洋舰队的炮弹当中为何要掺沙子?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其实事实上就是,虽然晚清能够生产部分舰炮武器,但是还是很局限,只有生产实心弹的能力,而且往往因为军事化的管理 , 所以生产的炮弹很多都不合格,至于更高水准的开花弹和穿甲弹,只能依赖于进口 , 是因为当时管理北洋舰队军费的都被挪用走了 。
北洋舰队的炮弹当中为何要掺沙子?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而且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甲午海战时期,日军所装备的速射炮,是北洋舰队火炮速度的五六倍还多 。但是北洋舰队在火炮命中率上,比日本舰艇还要高,如果这部分炮弹能全部换成能爆炸的开花弹 , 那么日军舰就算是再有多少艘 , 也难逃被击沉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