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作为华夏族群为什么说自己是龙的传人?

某些时期原始神的形象 , 完全以人或动物的姿态出现 , 都不能很好地彰显神的神性、威力 , 唯有将二者糅合 , 取能辨识面貌特征的人脸/首(代表相对开化的智慧) , 兼猛兽的躯干(代表力量) , 才能做到这一点 。
到了后期 ,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更深入了 , 认为不一定非得把神想象为人、兽的结合体才能凸显神 , 于是就完全按照自身形象进行改造 , 这时神之形就几乎无异于人了 。
关于伏羲女娲的记载 , 较早可追溯到战国时的著作《庄子》、《山海经》 , 此时两始祖神仅有零散的事迹而无相貌描述 , 从《列子·黄帝篇》开始就外表特征就浮现出来了 , 而且两神从单一记载变成并列出现:“疱牺氏(即伏羲)、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即大禹) , 蛇身人面 , 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 , 而有大圣之德” , 东汉人王延寿为西汉时的鲁恭王刘余灵光殿的壁画作赋:“伏羲鳞身 , 女娲蛇躯” 。 东汉人王逸为楚辞作注:“女娲人头蛇身” 。
|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作为华夏族群为什么说自己是龙的传人?
本文图片

这种现象的出现 , 大概可推测为伏羲女娲神话受众的扩大化 , 始祖神的外在形象变得更具体 , 而增添了一些细节 。
对于中国古代龙文化而言 , 龙通常寓意道德光大、吉祥、强健、威势【虎步龙行】、英姿杰出【龙凤之表、人中龙凤】等等 , 是圣人、王者、君子之象 。 《诗经·小雅》言:“既见君子 , 为龙为光 , 其德不爽 , 寿考不忘” , 孔子在《二三子问》中又说:“圣人出法教以道民 , 亦犹龙之文(纹)也” 。 只不过 , 汉魏之后 , 龙作为吉祥兽变成了皇权的垄断 , 更多地象征天威、帝仪 , 史书屡有见龙的祥瑞记载 。
尽管如此 , 龙还不完全是被皇权所占有 , 其文化的发展在民间还有相当多的表现 , 比如祭祀海龙王求雨 , 端午节赛龙舟 , 元宵节舞龙 , 各种关于龙的雕刻绘画艺术 , 以及故事 。
但有人就说了 , 伏羲女娲为人首蛇身的始祖神 , 跟中国浓郁的传统龙文化有什么联系吗?
|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作为华夏族群为什么说自己是龙的传人?
本文图片

按闻一多的“氏族图腾兼并说” , 龙形象的形成来自于远古一个信仰蛇图腾的部落 , 在大量兼并其他部落后 , 吸收了其他部落图腾动物的一部分 , 融入到原先的蛇图腾中 , 创造出了以蛇的躯干为主体 , 有鹿角、虎须、马首、猪鼻、鱼鳞、猪鬣、鳄鱼足的“龙” 。 然而 , 一些出土的上古文物 , 揭示出了一方面龙文化的源流要古老得多 , 另一方面 , 也表现当时龙的式样并未定型 。
从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河南濮阳西山坡蚌壳塑龙的造型来看(以下是出土文物的高仿图) , 除人骨外 , 左龙右虎均用蚌壳堆塑 , 龙的形象非常接近于鳄鱼 , 这点从其头部和短促的四肢可知 。 而又考虑到当时河南地区的气候还相当温暖湿润 , 适合鳄鱼、大象等喜湿润的动物居住 , 当地居民见过这些动物 , 从而把鳄鱼的形象当作塑造龙的原型之一 , 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
|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作为华夏族群为什么说自己是龙的传人?
本文图片

同样距今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出土的蛇龙(见下图) , 无足 , 无须 , 躯干接近于蛇 。
|伏羲女娲是人首蛇身,作为华夏族群为什么说自己是龙的传人?
本文图片

再从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陶寺遗址出土的陶盘彩绘蟠龙来看 , 其头部更接近于蜥蜴或某种蛇类 。 这些现象 , 可以表明龙形象造型是多源头起源的 , 各地区部落或许听说了别部落的“龙”述说 , 然后根据本地的动物进行塑造 。 先秦之前 , 龙的形象在各区域都有 , 汉代大一统之后 , 文字文化上的规范 , 促进了龙形象造型的规范 , 这时候出土的龙文物基本已定型 , 即使是到了明清时期 , 龙的大致轮廓跟汉代时差不多 。